一项新的小鼠实验发现肠道细菌里的一种普通种类的细菌——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a),能保护防御食物过敏。通过诱导免疫反应从而阻止食物过敏原进入血液,梭状芽孢杆菌就是以这种方式尽量减少与过敏原的接触和阻止敏化作用。这个发现抛出了这样一个方案,就是对于目前不能进行治疗的健康问题推行益生菌疗法。此发现源于8月25日的th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Commensalbacteria protect against food allergen sensitization)。
尽管食物过敏(有时候是源于某些特定食而产生致命性的免疫反应)的原因尚不明确,研究指出,现代的卫生和日膳食行为可能通过干扰人体的天然细菌组成来引发食物过敏。近年来,食物过敏率在美国儿童中显著增加,1997-2011年间增加了50%!也有研究证明其和抗生素和抗菌剂使用正相关。
芝加哥大学CathrynNagler教授认为,环境刺激物如抗生素的过度使用、高脂饮食、剖腹产、普通病原体移动、甚至是婴幼儿奶粉喂养等营养问题已经对和我们长期共同进化的微生物菌落产生了负面的作用。CathrynNagler教授所研究的结果让其更相信这些因素让人们对于食物过敏来讲越来越显得脆弱。
为了验证肠道微生物细菌是如何影响食物过敏的,CathrynNagler教授和她的团队进行了小鼠食物过敏的调查。她们用了两组实验鼠,无菌鼠(出生和生长环境都在无菌条件下)和刚出生时用抗生素处理的普通小鼠(肠道细菌显著减少),实验条件是让小鼠门去和花生过敏原接触.结果时两组小鼠都有很强的免疫反应,且相对于有正常微生物细菌的小鼠产生了显著高水平的抗体。
通过重新引入混合的梭状芽孢杆菌,这种敏化作用可以被逆转。重新引入另一主要类别的肠道细菌Bacteroides就没能改善这种敏化作用。这就显示出梭状芽孢杆菌对于食物过敏有独特的保护性作用。
为了确定其保护性机理,CathrynNagler教授和她的团队研究了肠道内对于细菌的细胞和分子免疫反应。遗传分析显示梭状芽孢杆菌引发先天的免疫细胞来产生高水平的interleukin-22(IL-22,一个已知能够降低permeability of the intestinallining的信号分子。
抗生素处理过的小鼠被人为引入IL-22或者梭状芽孢杆菌后,当接触了花生过敏原后,和对照组相比两实验鼠血液中的过敏原都减少了。在引入混有被中和了的IL-22的抗体后,血液中过敏原显著增加了。以上显示梭状芽孢杆菌产生的IL-22可组织过敏原进入血液。
食物过敏的敏化简单来讲,就是食物过敏原先进入血液,然后再进入免疫系统。而这过程中可能涉及很多细菌进行调控。上述实验可能仅适用于一整个人群,对于个人的因果关系需要进一步实验验证。
复杂和大量的不确定因素,例如遗传因素可极大地影响个人是否有食物过敏以及如果显现,但一种细菌诱导的细菌防御性反应的确认代表了一个防止食物敏化的新范例。
//梭状芽孢杆菌在人体中很普通,CathrynNagler教授和她的团队正努力研发和测试出新的成果来运用到益生菌疗法中。
话说美利坚也是个“奇葩”的国家,食物过敏折磨着1500万美国人,而13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孩子忍受着这种威胁着生命却又没有方法治疗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