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专家梁嫣然教授谈郑佩佩影后逝世与皮质基底节变性
近日,电影界的一颗璀璨明珠陨落,备受人们喜爱的“女侠”影后郑佩佩因患皮质基底节变性离世。她的逝世不仅让人们悲痛不已,同时也引起了大家对这一罕见神经性疾病的关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的权威专家梁嫣然教授接受采访时,为我们详细解读了这一疾病。
皮质基底节变性(CBD),一个听起来颇为复杂的名词,是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一种。梁教授介绍,该疾病的症状表现复杂多样,涉及运动和认知两大方面。患者的大脑皮质和基底节受到损害,导致神经元逐渐死亡和功能丧失。
在运动方面,患者可能出现肢体僵硬、动作迟缓、震颤等症状。这些表现与帕金森病相似,但CBD的震颤多为不规则、非对称性。患者还可能出现姿势不稳、平衡障碍、肌张力障碍和肌阵挛等问题。梁教授特别强调,这些运动障碍通常呈进行性发展,且常用药物左旋多巴的疗效可能不佳。
除了运动障碍,认知和精神症状也是皮质基底节变性的重要表现。患者可能面临执行功能障碍、语言障碍、失用症等问题。更令人关注的是,部分患者出现“异己肢”现象——感觉自己的肢体不属于自己,甚至出现不受控制的复杂运动。这一现象持续时间不一,其确切机理尚待研究。除了皮质基底节变性,其他如脑外伤、脑血管病等疾病也可能导致异己肢现象。
梁教授指出,目前皮质基底节变性的诊断较为困难,治疗也没有特效方法。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神经系统检查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判断。治疗主要以对症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主,包括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和心理支持。
谈及郑佩佩的离世,梁教授表示深感惋惜,并呼吁大家关注这一疾病,提高对该病的认知和防治水平。让我们共同为那些正在与病魔抗争的人们加油鼓劲,期待医学的进一步突破。
在这悲痛之际,我们也应认识到,每一个患者背后都需要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那些受病痛折磨的人们提供一份温暖和力量。梁嫣然医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的璀璨明星
作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的首席医师,梁嫣然博士以其深厚的医学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成为了该领域的佼佼者。梁医师不仅在医学领域获得了博士学位,还曾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神经免疫实验室进行博士研究工作,积累了广泛的学术背景。
梁医师擅长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尤其在处理神经变性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以及脑血管疾病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她的精湛医术和深厚学识,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广泛赞誉。
值得一提的是,梁医师在中国康复医学会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康复青年专业委员会担任副主任委员,并在多个省级和国家级医学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这些职务的担当,不仅体现了她在医学领域的权威地位,更彰显了她对医学事业的热情和贡献。
近年来,梁医师致力于深入研究神经系统疾病,并因此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以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等多项省级基金的资助。她的研究成果被发表在国内外知名杂志上,为医学界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作为患者和家属的坚实后盾,梁医师深知家属在护理患者过程中的重要性。她强调,除了专业的医疗治疗,家属的关心和照顾、防止跌倒、误吸等意外的发生,以及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都是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讯员:黄睿、彭素丹、刘文琴)倾力于报道和传播梁嫣然医师的医术和事迹,为大众带来健康福音。在她的引领下,我们见证了医学的魅力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