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疝和腹壁外科主治医师李英儒医生参加广东省第三批柔性医疗援藏队后,便在林芝市人民医院书写了一段不凡的佳话。他不仅完成了多个首例手术,更致力于将先进的医疗技术留在当地,让百姓长久受益。他的医者仁心,早已与这片土地的山风白雪以及这里的人民紧密相连。
在这长达一百八十天的援藏时光里,李医生不断突破,完成了多项前所未有的手术。如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远端及近端胃癌根治术、全腔镜下胃癌根治术、食管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叠术等。他还开展了多项新技术,如胃癌新辅助化疗、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等,并改良了多个手术流程。
李医生发现仅仅依靠援藏医疗队的手术并不能让当地百姓真正获益长久。技术需要扎根当地,才能让百姓受益长久。于是,他着重培训当地医生的腔镜技术,为林芝市人民医院储备人才。他筹备腔镜基本技能培训班,解决了腔镜模拟器不足的问题,赠送了手机平板腔镜模拟训练器和训练模块。
李医生根据当地医生的基础,设计合适的培训课程和考核项目。他不仅亲自讲授理论,还手把手纠正当地医生的不规范动作。经过他的努力,当地医生的腔镜技术有了显著提高。
为了让“能开展”的手术变成“常规开展”的手术,李医生在每次新技术开展时都采取术前理论学习、术中技术指导、术后复习视频的教学模式。他从主刀位置退到一旁,让当地医生担任主刀,进行技术指导。经过多次的实践和指导,当地医生已经能够独立完成手术。李医生的付出使得胃肠腔镜手术在林芝市人民医院得到大力开展,提高了腔镜手术率,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李英儒医生很快发现了问题所在,由于院内各科室之间沟通渠道有限,援藏队员们带来的尖端医疗技术未能及时传达到每一位医务人员的耳边,导致一些患者未能得到最佳的治疗方案。医院的规培生、专招生等初级医生也渴望一个了解医学新进展的平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李英儒与林芝市人民医院医务科沟通,并得到该院的支持。于是,在原有的“白求恩大讲堂”基础上,一个全新的讲座——“白求恩大讲堂——柔性医疗援藏系列讲座”应运而生。
李英儒医生的初衷是充分发挥援藏队员的积极性,让他们向全院医务人员分享新技术、新进展,并加强科室间的相互了解。为了调研当地医生对大讲堂的关注度和测试最佳的演讲效果,李英儒率先在大讲堂授课,他激情洋溢的授课风格深深吸引了在场的每一位医生,大家纷纷表示渴望在这样的平台上获取更多医学知识。
随后,李英儒积极鼓励援藏医生报名授课。为了保证授课质量,他在正式开讲前进行了严格的讲前培训。在试讲过程中,李英儒对每位授课老师的内容、讲授方式、幻灯片制作进行了细致的评估,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他的付出和用心,使得“白求恩大讲堂——柔性医疗援藏系列讲座”成为林芝市人民医院医务人员最期待的讲座之一。
这个讲座不仅让听课的医生们收获满满,拓宽了他们的医学视野,更让授课的援藏医生们学会了如何更有效地传播知识。可以说,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在李英儒援藏的五个月里,他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医疗工作中,不仅开展了多个“首例”手术,更是用心一对一、手把手地教授当地医生开展新手术。他的无私奉献,让先进的医疗技术在藏东南地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他的事迹,感人至深。
(通讯员简文杨、李饶尧报道)在李英儒的带领下,“白求恩大讲堂——柔性医疗援藏系列讲座”成为林芝市人民医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当地医疗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