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专家: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老年病科资深医师唐容辉
深秋之际,凉风习习,秋雨绵绵,老慢支与肺气肿再次活跃起来。70岁的吴伯早晨起床时咳嗽不断,痰液粘稠难以咳出,走几步路就感到胸闷、心慌、气紧,饮食难安,夜不能寐。最近更是出现了发热的症状。
每到秋冬季节,吴伯总会遭遇这些症状,多次就医,直至天气转暖才得以缓解。这次,他赶紧前往附近的医院咨询医生。经过诊断,吴伯被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以及社区获得性肺炎。他随即被安排入住老年病科。
经过一系列治疗,包括吸氧、服药和消炎针,吴伯的症状在1个星期后得到缓解。医生建议他在康复后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注射肺炎疫苗。这一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风险,并预防大部分社区获得性肺炎以及其他疾病。
唐容辉医生介绍,肺炎链球菌是一种在正常人鼻咽部定植的细菌,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由定殖菌导致自体感染。随着年龄的增长、基础疾病的存在以及生活环境的差异,感染风险也会有所变化。在成年人中,老年人由于年龄、基础疾病和免疫功能受损,感染的危险性相对较高。
肺炎是这个时节的高发病。根据《中国死因监测数据集2015》,肺炎是我国传染性疾病中的首位死因。老年人群,尤其是60岁以上者,由于免疫功能减弱并常伴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成为肺炎球菌感染的高危人群。
在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最常见病因是肺炎链球菌的感染。导致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也主要是肺炎链球菌。每年约发生250万例肺炎球菌肺炎,其中约12.5万人因此死亡,而绝大部分是老年人群。
成人易感人群包括特定年龄段、慢性心血管疾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免疫功能受损者等。吸烟酗酒、反复发作呼吸道感染、吞咽障碍、咳嗽反射减退等因素也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吴伯属于这类高危人群,他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和肺炎大多与链球菌感染有关。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逐渐产生耐药性,不仅增加了治疗难度和费用,还可能对老年人的肝肾功能造成损害。临床医生建议预防为主,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是掐灭感染风险的最佳办法。
听了医生的建议,吴伯表示满意并询问接种事宜。唐医生告诉他,适合我国成人接种的疫苗为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主要由23种常见的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混合物制成。这种疫苗主要适用于65岁以上的成年人或存在基础疾病的人群。随着疫苗的国产化,价格不断下降,部分地区已开展免费接种。通常只需接种一剂,体内可产生保护性的抗体,持续时间约5年。
吴伯询问是否接种了肺炎疫苗就再也不得肺炎了。医生解释,成人接种的23价多糖肺炎球菌疫苗只能预防由这23种血清型引起的相关链球菌感染性疾病,但引起肺炎的病原体很多。除了接种疫苗外,还需注意其他预防措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随着冬季的脚步渐近,流感季节也即将来临,此时更是疫情叠加感染的高峰期,对老年人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疗这两种疾病,我们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于新冠感染,隔离措施的实施至关重要;而对于流感,我们可以选择在每年流感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以此提高免疫力。
吴伯在接受了临床医生的详细宣教后,对预防措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满意地办理了出院手续,随即前往社区预防接种门诊,为自己安排接种肺炎疫苗。这一行动不仅体现了他的健康意识,更是对自己和家人健康负责的表现。
让我们共同关注老年人的健康,为他们普及防疫知识,让他们在寒冷的冬季也能拥有健康的身体。让我们期待未来疫苗的全面上市,为人们的健康护航。(通讯员:田乃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