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世界肾脏病日的主题是:“人人享有肾脏健康——应对突发风险,关心弱势群众”。肾脏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保护肾脏、避免肾损伤是享有肾脏健康的前提。
其中,滥用止痛药是导致急性肾损伤的一个常见原因。近期,广州增城的一位名叫王伯的市民,因过量使用镇痛药物而遭受急性肾损伤。他长期患痛风,长期服用塞来昔布等药物止痛,最终导致血肌酐升高并引发急性肾损伤。幸运的是,他及时送医治疗,经过对症支持治疗后恢复了血肌酐水平。
那么,“止痛药”是如何导致肾损伤的呢?目前市场上的止痛药种类繁多,其中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是最常见的种类之一。这种药物广泛用于治疗头痛、牙痛、关节痛等常见疼痛,然而研究表明,即使是治疗剂量的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也可能引起肾功能损害。其肾损伤机制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有关。
那么哪些人使用“止痛药”的肾损伤风险更高呢?老年人、有慢性肾脏病史、合并血容量不足、合并使用某些影响肾脏灌注的药物以及患有慢性高血压或动脉粥样硬化的人群,使用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的风险更高。
那么如何正确使用“止痛药”呢 结:对于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相关急性肾损伤,早期识别并正确使用“止痛药”至关重要。如果出现尿量减少、尿色加深等临床表现,应及时就医。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应慎用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如果必须使用,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
让我们更加关注肾脏健康,正确使用药物,避免滥用止痛药,共同守护我们的肾脏健康。毕竟,肾脏是我们身体内非常重要的器官,需要我们倍加呵护。当面临镇痛需求,尤其是在呕吐、腹泻、发热大量出汗等情况下使用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时,务必多饮水或输液以维持正常的血容量。这样的举措是为了确保药物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避免对肾脏造成过大的负担。
在选择止痛药时,应尽量避免含有可待因等成瘾性成分的药物。这类药物长期应用可能会导致生理及心理上的依赖,随着剂量的增加,肾毒性也会相应上升。为了肾脏健康,我们应选择肾毒性相对较小的止痛药,或优先选择局部用药,如止痛贴。
肾功能状况在服用止痛药时是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药物的剂量和用药间隔应根据肾功能情况进行调整,过量服用是严禁的。
在此,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增城院区肾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刘郑荣建议,有镇痛需求的市民,特别是那些有基础疾病的高风险人群,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正确服用止痛药。
参考文献提供了关于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与急性肾损伤之间关系的深入研究资料。多项研究表明,NSAID可能引发急性肾损伤,特别是在长期或过量使用的情况下。选择正确的药物、正确的剂量和正确的用药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通讯员:刘进娣、黎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