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颅脑损伤是一种由外伤直接或间接接触大脑导致的损伤,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以下是关于开放性颅脑损伤可能引发的并发症的详细介绍:
1. 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可能出现搏动性突眼、颅内杂音等症状。杂音在压迫颈动脉时会减弱或消失,同时可能伴随眼球运动障碍、球结合膜水肿和充血等。
2. 创伤性动脉性鼻出血:颈内动脉、蝶腭动脉或筛动脉在颅底骨折时受损,导致动脉性鼻出血。
3. 脑膨出:分为早期脑肿出(一周内)和晚期脑肿出(一周以上)。
4. 脑脓肿:是脑穿透损伤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后期死亡的原因之一。预防脓肿的关键措施是早期彻底清创。
5. 外伤性癫痫:颅脑穿透损伤后任何时期都可能发生,通常在伤后3~6月发病率最高。早期发作与脑挫伤、脑水肿、血肿和凹陷骨折有关,晚期发作则主要由脑脓肿、脑疤痕和脑萎缩引起。临床表现以局限性发作为主,也可能是大发作。
6. 颅骨缺损:开放性颅脑损伤或闭合性颅脑损伤去骨减压后,可能会留下颅骨缺损。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癫痫等症状,并有害怕触摸和其他不安全感。伤口愈合后3个月即可进行修复手术,感染的伤口则需等待伤口后半年以上。
7. 颅脑伤后综合征:许多颅脑损伤患者可能表现出神经或精神障碍,统称为颅脑损伤综合征。患者主诉包括头晕、头痛、恶心、厌食、疲劳、易激动、耳鸣、出汗、心悸、记忆丧失、精神萎靡、失眠、性功能丧失、月经紊乱等。这些症状时轻时重,与精神情绪状态密切相关,患者的主诉往往多于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这些并发症的严重性不容忽视,对于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患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减轻患者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