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小学阶段各方面能全面地发展。不难看出一些成绩好的同学各方面的发展也不错。不仅学习好,而且在美术、文娱、写字各方面都很出色,这肯定与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和家长的关心是分不开的。孩子不但物质上的满足,让孩子吃饱穿暖就尽到自己的责任,更重要是家庭教育。孩子坏习惯的养成家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孩子个人的学习习惯。
能够及时保质保量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课堂上能踊跃发言,常能给老师和同学带来意外的惊喜。家长也参与到孩子的作业中来,让家长平时检查孩子的作业,每日签字,而且还会对孩子的家庭作业进行巩固复习过关,如每日听写,要背诵的检查背诵,要默写的检查默写,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能把握孩子的书写是否整洁。总是认为把孩子丢给学校就是学校的责任,就是老师的责任,自己没有一点反思。
孩子习作写一处名胜古迹时,亲自带孩子去城寺参观,并用照相机照下照片孩子看。这样,孩子在习作上全神贯注、兴趣盎然, 在不知不觉中既学到了知识, 又得到了学习的快乐。
培养习良好的读书习惯,我注重以读书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只要孩子能熟背课文,让孩子多读课外书,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渗透写作知识,还要求孩子背诵了一些优秀作文,背背作文是有好处的,孩子都收到了或多或少的进步,孩子感到收获的快乐。
为什么孩子的学习成绩总是上不去?应该怎样帮助和支持这些学习成绩不佳的孩子们提高成绩呢?这是很值得老师和家长深思的。实际上,阻碍这类学生学习进步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内心深处的习得性无助感。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人经历了挫折与失败之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力的状态与行为。习得性无助学生的表现正如我们通常所说的“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自我失去信心,没有目标和动力,随波逐流。习得性无助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阻碍他们的社会交往。严重者会影响学生人格的完善,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那么,对有习得性无助状态的孩子,我们就真的束手无策了吗?心理学家提出以下几条措施,可有效改变这种状态。
1、加强训练 正确归因
学习失败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失败的消极解释。因习得性无助的学生常常把学习失败归因于自己不聪明、没能力,而把学习成功归于运气好。这种消极的归因方式大大阻碍了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很有必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归因方式。
2、明确目的 找准方向
要让孩子们认识到到学校学习不是为家长学的,是为自己将来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并报答父母与亲人的养育之恩而来学习的,目的不解决就没有学习的动力.有些学生自小娇生惯养根本认识不到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良苦用心,常以为学习就是为家长学 习的,在对家长有一点不满时或学习遇到困难时就常不能主动刻苦学习,成绩落后或迷失方向(.举例家长辛苦赚钱,供孩子上学,为孩子买房。)
3、设置目标 体验成功
有些孩子认为学习失败是必然的,是自己能力低导致的,他们的内心很孤独、很自卑。要改变他们的学习状况,最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恢复自信。,自信是在成功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不会凭空自生。,要为他们设置适当的目标,让他们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学习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是内因。也就是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家长认为孩子学习不好原因是因为孩子“笨”,或埋怨家族无“书种”,学校风不佳及教师教风不好等,这些都是不对的。
智力因素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等。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心理因素,智力水平相同的孩子,学习成功的学生一般表现出意志坚强、情感稳定、学习认真、兴趣浓厚、有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集体观念强、能听老师和家长的教导、与同学合群,能经受困难和挫折的考验。而学习差生一般表现为自私、任性、孤僻、意志力差、不能自制、不负责任、见异思迁,与同学不合群,逆反心理很强,经不起批评和挫折。
4、家长不可轻易给孩子作出“笨”的断语
古今中外一些名人、学者,智力并不都那么出众,但却能取得巨大的成就,靠的是非智力因素的优势。大哲学家墨格尔,少年时平庸,但他勤奋,孜孜不倦,以顽强的毅力学习,终成哲学泰斗。还有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张广厚等。他们在中学读书时,智力并不出众,但他们靠个人的艰苦奋斗、稳定的情感,高度的责任感及坚强的毅力取胜的。家长和学生本人一致认为学习不好的原因是因为“笨”,但学校老师认为该学生并不“笨”,所以要搞清该生是否真的不够聪明。
5、宽松宽容 充满信心
学习不好的学生常常怕被别人瞧不起,他们的心灵异常脆弱。家长要为他们提供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对他们多一份关爱,多一些宽容,这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前提。由于缺乏自信,怀疑个人的能力、水平,在困难面前畏缩,不能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如果该生充满自信,在困难面前不气馁,经得起失败的打击和挫折,才能在学习中使自己的能力、水平得到正常发挥。
6、及时鼓励 强化反馈
研究证实,要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就应不断地使他们感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并不断地给予他们成功的反馈,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努力行为能够坚持下去直到取得成功。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由于经常受到轻视、指责,社会评价过低,他们内心最渴望的莫过于别人的称赞与鼓励了。“数子之过,不如奖其一功”,作为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孩子只要有一点小进步,就及时给予奖励,尤其以精神鼓励为主。
7.亲子之间要经常沟通
有的学生在低年级学习很好,并多次获得荣誉,她自尊心较强,可是,到了高年级学习一下子落队了,自己很自卑,如果家长不给与鼓励,或亲子感情不融洽,孩子就会貌似平常,但却伤在内心。
8、教孩子学会自我鼓励 自我暗示
比如,让孩子给自己写一些激励语,如“亲爱的,你能做到!”“如果你坚持,一定能学习好!”等,并贴在随处可进的地方,如床头、书桌前或文具盒里。当他们学习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这些话语会随时随地发挥作用。
9.妥善使用学习材料
有些家长认为该生埋在书本里就是好的,给孩子买来大量参考资料或给钱让孩子购买各种学习材料,结果资料泛滥,多头辅导,也会造成孩子学习障碍。
10.教给孩子具体的学习方法
以有效方法,取代旧的、错误的学习方法,如听课方法、思考法、记忆法,以及如何预习、复习、做作业和考试等。
关于方法,一般大多数教师在平常上课时总会说一些给学生们听的,认真上课、注意听讲的学生总会记在心中并有所收益的,一般成绩好的学生常常是认真听课,并能认真做好听课笔记的,反之成绩就常常落后.
这里重点讲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如何提高各门功课的学习效果等方面的几点注意事项:
(1)语文课是各门功课的基础课,学好语文最重要,否则很难想象语言不通畅,错别字连篇的学生能学好数理化及其他要动头脑的功课.首要的是对语文书上每篇课文的体裁内容要点及作者的写作用意[或者说是中心思想]及写作特点等要弄明白,对文章后面的思考题,力求能答出或写出正确答案.对需要背诵的课文或古诗文,力求均应完成任务这是作为学生学好语文的基本要求.写作基础差的学生能做到这些更重要,加上平时多读好书,各种体裁的作文多练习,如多写日记读书笔记等,学好语文打好学习的基础,就不难了.
(2)学好数理化,也不难,公式要背熟,平常老师上课常提到的例题,书上的例题的正确解法要熟记心中,平时老师常考的题目及练习的试卷不要考过就丢掉,保管好,复习时拿出来看熟,弄明白常错的地方,为何错?如何才对?对提高成绩就不在话下.
(3)外语等课是得下苦功的,背诵单词,熟记课文及掌握正确发音等知识,会写能读最重要.
11.知难而进 功到自然成
务必让孩子明确地记住: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成功就是苦干,实干加巧干的结晶.别人读一次就记住了你读三次五次十次,也会记熟的.别人用一天工夫,你用两天不成就用三天五天十天,定也会成的.我在读书时就常常用这个很笨的办法,结果考试时效果很好,总能很快的把试卷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