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天生都有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是我们寻求快乐的本能,所以我们总会一次又一次的对自己说,“再睡一会儿,多吃一点没关系,这次先买了吧,下次少买点就可以了”。
这些借口带来的延迟会给我们带来短暂的快乐,这样的快乐就像温水一样,而我们就是里面的青蛙,我们就会在不自觉的情况下陷入这样的陷阱,无法自拔,留给我们的就有可能是深深的痛楚。
2009年的一则新闻报道,上海一名80后女白领因为难以抵挡高档化妆品和衣物的诱惑,一次性办了六张信用卡,这些信用卡都可以透支1万元,办好之后,就开始潇洒的消费,在透支完每张卡的额度之后,因为无法还清透支的金额,她就采取了以卡养卡的策略,用了将近100张信用卡循环套现,结果才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她在银行的欠款已经高达百万元,最终被告上了法庭。父母为了让她免去牢狱之灾,拿出全部积蓄变卖了家产,帮他还清了债务。
这样的这情况时常发生,而发生这种情况的人大都是慢慢陷入温柔的陷阱中,无法自拔的,一次透支一点点觉得没关系,一点点的积累就变成了巨额款项。对于这种先借后还的延迟付款模式,心理学家早就做过研究。
研究人员向被试呈现了一个虚拟的餐厅及菜单,然后告诉一部分被试,他们可以用信用卡消费,而另一部分被试则是用现金消费,研究结果显示,使用信用卡的人的消费金额远远高于现金消费者,而且持卡人是更喜欢点价格较高的菜肴。
可见这样的模式是人们消费心理的一个陷阱,消费者会因为看不见现金的流动,增加消费行为,一点点是一个借口,在某些时候成了温柔的陷阱,你是要短暂的快乐,还需要长久的理智的快乐,就一定要先看清楚自己能够承受的陷阱的深度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