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的护理至关重要,因为一旦疏忽,很容易引发干槽症。当我们的牙齿被拔除后,牙槽骨会暂时失去保护,此时身体抵抗能力下降,疾病感染的风险增加。对于干槽症的治疗,药物治疗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中医如何治疗干槽症呢?下面请跟随专家的脚步,深入了解。
干槽症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三种类型:
首先是气血虚亏型。此类型的拔牙创口红肿不明显,牙槽窝内的血块呈现暗灰色。患者面色苍白,气息短促,身体乏力,头晕眼花。脉搏细弱而快速,舌头淡胖。
其次是风火实热型。此类型的拔牙创口周围红肿,伴随口臭、口渴等症状,患者希望饮水解渴。头痛、舌红绛、苔黄腻等症状也会出现。脉象细弦或浮数。
最后是脾胃虚弱型。此类型的牙龈出现萎缩,拔牙创口没有明显的充血和肿胀。疼痛深入,四肢不温,面色萎黄,精神疲惫。舌头淡,苔薄白,脉象细弱。
治疗原则主要是健脾和胃,气血双补,或者清热解毒,祛风止痛。
在药物选择上,可以选择健脾和胃、补气生血的中药,如山药、扁豆、白术、六曲等。针对不同类型的干槽症,还可以选择其他中药进行搭配治疗。例如,风火实热型可以选择败酱草、白头翁等中药。
还可以选择归芪丸、健脾丸、金银花露等中成药进行治疗。通过合理的药物选择和搭配,可以有效缓解干槽症的症状,促进口腔健康。在服用这些药物时,建议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确保用药的安全和有效。加强拔牙后的护理工作,避免引发干槽症等并发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