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高度关注是否存在梗阻性尿路疾病。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可能会发现良性前列腺增生、癌前病变或尿石症等迹象。
当怀疑存在膀胱颈梗阻,如伴随耻骨疼痛、膀胱可触及或老年男性肾衰竭等症状时,应立即进行膀胱插管。若怀疑尿道梗阻,如狭窄或瓣膜问题,为了进一步探查前列腺和膀胱的潜在病变及严重程度,应进行膀胱尿道镜和膀胱尿道造影检查。
腹部超声检查是大多数患者的首选诊断方法(如第214节所述),它能有效地避免由于使用放射性造影剂可能引发的过敏和中毒并发症。如果只依赖轻微的显影标准,如集合系统显影,可能会出现高达25%的假阳性率。为了提升诊断的准确性,可以将超声检查与腹部X线平片、CT等手段联合应用,这些手段可以诊断出超过90%的梗阻性尿路疾病患者。
多普勒超声检查则通常可以检测到患侧肾阻力指数的增加,这反映了肾血管的阻力增大。
在患者进行静脉尿路造影、放射性核素肾脏扫描或逆行造影技术前,应给予适当的利尿剂(如速尿)进行利尿处理。这样可以帮助检查肾盂积水的程度以及排空时间的相对延长。
静脉尿路造影能够清晰地显示出尿路梗阻的部位,并可能发现伴随的病变,如肾盏钝化和由以往感染引发的乳头坏死等。尽管静脉尿路造影的假阳性率较低,但其操作相对复杂,需要用到放射造影剂。它在特定情况下尤为有用,例如用于诊断鹿角结石、多发性肾囊肿或肾盂旁囊肿等。
当没有明确的梗阻水平或怀疑急性尿路梗阻是由结石、脱落乳头或血凝块引起时,CT扫描是一个有效的筛查手段。对于急性梗阻性尿路疾病,虽然不能过度扩张收集系统,但如果存在机械梗阻因素(如结石),则可以进行定位。
肾盂造影通常用于缓解尿路梗阻,而非单纯的诊断。当病史显示出功能性或解剖异常时,即使没有肾盂积水或排空时间延迟,肾盂造影也可以证实异常。当遇到因背部或腰部疼痛而发现肾盂积水但无尿路梗阻证据的情况时,可以进行无创利尿后肾造影检查。
如果出现肾图阴性或不明确但患者有症状的情况,应进行灌注压流检查。通过皮插管进入扩张肾盂,然后进行液体注入,如果有梗阻性尿路疾病,由于尿流显著增加,可能会出现放射性同位素的清洗速度减慢、静脉尿路造影显示收集系统进一步扩张或肾盂压力增加等现象。
最初患者因疼痛而进行肾图或灌注检查时出现的阳性结果,若疼痛在灌注检查后消失,则可以解释为阳性结果。相反,如果灌注检查呈阴性,那么疼痛可能并非由肾脏引起。需要注意的是,两种检查都可能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