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其中85%至95%为良性结节。好消息是,在甲状腺恶性结节中,超过90%是低度恶性的。对于良性结节患者来说,不必过分恐慌。只需定期进行B超检查以监控其生长状况。由于检查仪器和医生之间的差异,报告中结节大小的轻微偏差(几毫米以内)是正常的。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特效药物能够显著缩小结节。如果TSH值大于2.5,优甲乐可以帮助控制结节。只要良性结节不迅速增大,不影响甲状腺功能,患者无需过分担忧。
在饮食方面,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无需严格忌碘。当TpoAb、TgAb、TRAb这些抗体阴性时,可以照常摄取含碘食物。但如果这些抗体阳性,建议减少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的摄入。对于海产品,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人可以多吃,与一般人的认知相反,长结节并不意味着不能享受海货。要注意适量摄入十字花科食物如卷心菜、白萝卜等,虽然要少吃,但并不是完全禁忌。
值得一提的是甲状腺癌的现象。在过去的30年里,甲状腺癌的诊断率显著上升。其中绝大多数(90%)是生长缓慢、几乎无症状、不会导致死亡的微小乳头状癌。这一增长得益于高科技成像技术的进步,如超声波、CT和磁共振成像(MRI)的广泛应用,这些技术能够发现小到2毫米的甲状腺结节。体检中颈部超声检查的普及也促进了诊断的增加。这些技术的便捷性和过度使用导致了过度诊断的现象。
发现甲状腺癌后是否需要立即手术?这要根据癌症的病理类型和恶性程度来决定。甲状腺恶性肿瘤分为多种类型,其中低度恶性的占到92%左右,三年存活率超过90%。对于这类低度恶性的肿瘤,即使发生转移,也可以使用同位素(放射性碘)治疗。只要是滤泡性的,不管是瘤还是癌,多数专家建议手术。但对于乳头状癌,是否存在手术必要一直存在争议。一方认为,一旦确诊为恶性,应尽早手术,以避免长期的心理负担和可能的转移。另一方则认为,过度手术是一种过度医疗,因为部分甲状腺癌的转移率较低,且手术后转移的风险并不高。手术决策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
对于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患者应保持积极心态,定期进行体检和检查,遵循医生的建议,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