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女人健康 >

钟南山院士团队医生巨春蓉:没有“三头六臂”,只能多付出时间来工作

  • 女人健康
  • 2025-02-12 11:29
  • 来源:www.renliuw.cn
  • 无痛人流手术

在抗击疫情的钟声敲响之际,武汉封城的消息传遍全国,各地医疗队伍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在这其中,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作为钟南山院士团队的核心阵地,扮演着重要角色。除了派遣医疗队伍奔赴武汉和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进行援助,该医院还发布了多份新冠病毒防治指南,助力医生和患者对抗疫情。钟院士团队的专业指南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支气管镜检查、肺功能检查、器官移植管理诊治以及慢性病康复等。这些指南由李时悦教授、郑劲平教授等领军专家牵头撰写,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新冠疫情期间,医护人员们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巨春蓉主任就是其中的一员。她不仅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一名主任医师和教授,还是中国器官移植协会心肺移植专家组质控委员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器官移植中心的访问学者。她的职称和职务使她成为这场抗疫战争中的关键人物之一。

在广医附一院作为新冠感染救治的定点医院期间,巨春蓉主任肩负着呼吸与危重症科以及器官移植科的重担。在人员紧张、工作繁重的情况下,她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她不仅是患者们在疫情期间的心灵支柱,还为移植患者和重症患者提供了有序的治疗。虽然工作压力巨大,但她始终坚守岗位,咬牙坚持。她说:“武汉前线的同事们更辛苦,我们只有全力守好后方,他们才能无后顾之忧。”

疫情期间,呼吸与危重症科的人员被抽调支援其他地方,科室人员紧缺。巨春蓉主任每天带领医生们查房、制定诊疗计划,确保每位患者得到精准专业的治疗。除此之外,她还参与院内外的会诊工作,对特殊发热或肺炎患者进行诊断,进一步明确或排除新冠感染。她还参与了远程会诊,为外地危重症患者提供及时的医疗帮助。

在繁忙的疫情工作之余,巨春蓉主任还牵头撰写了《器官移植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策略》。在疫情初期,她就致力于调整移植受者的管理策略、加强患者的防御和心理疏导工作。在收到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分配的任务后,她毫不犹豫地投入到该策略的撰写中。她与全国各地的专家共同讨论,通过大量阅读国内外文献和反复沟通,最终完成了这项重要工作。巨春蓉主任的付出和贡献不仅体现在临床工作上,还体现在对移植工作的深入研究和思考上。她的努力为器官移植患者提供了宝贵的诊疗策略和指导。经过多日的辛勤撰写与反复讨论修改,整合了武汉等地一线专家的丰富经验及诊疗体会,由多学科(呼吸与危重症科、移植科等)专家审阅的《器官移植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策略》终于面世。这一成果得到了移植领域专家的高度关注与同道们的一致好评。该策略并非一个人的功劳,而是集大家智慧、经验、努力为一体的成果,其背后是巨春蓉主任及团队对同行的深深期望,希望能为这一领域带来一些帮助。

疫情期间,肺移植患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巨春蓉主任和她的团队面临了诸多病例,如肌肉功能障碍的心肺联合移植受者、营养不良的肺移植受者以及患有严重CRE败血症的肺移植患者等。针对这些患者的疑难杂症,团队仔细分析病情,不断调整诊疗方案,最终成功化解危机,让患者逐步好转并顺利出院。

新冠疫情期间,巨春蓉主任不仅关注患者的治疗,更重视他们的防范。她知道移植患者的特殊性,强调病毒防护的重要性。为此,她撰写了相关预防策略,并利用网络直播为患者普及防范知识,受到广大移友们的欢迎和喜爱。工作的繁忙让她无暇顾及家人,但她始终坚信,坚持和付出终会获得回报。

巨春蓉医生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的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擅长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诊治。她不仅是中华医学会多个委员会的委员,还是国家卫健委中国肺移植质控中心质控委员和中国肺移植内科质控委员会的副组长等。她的付出和努力为器官移植患者带来了希望,同时也赢得了广大患者和同行的尊敬。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她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无私奉献,为肺移植患者提供了坚强的支持。看着全国新冠疫情得到控制,她的内心充满了欣慰和力量。她知道,自己的坚持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无痛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