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前沿报道】乳腺癌患者杨女士的微创保乳手术经历
杨女士(化名),一位年仅37岁的乳腺癌患者,对生活抱有强烈希望并注重生活质量。她强烈要求保乳并维持乳房的美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乳腺外科专家张赟建副主任医师凭借其高超医术,成功为杨女士完成了微创腔镜下的术中导航保乳手术。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杨女士恢复良好。这一乳腔镜手术凭借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和治疗成果,在乳腺外科领域展现出了显著的应用价值。
最近,张赟建副主任医师作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的行政副主任以及南沙院区血管甲状腺乳腺外科的执行主任,做客医联媒体的《对话名医·林欣》直播间。他以“腔镜技术切瘤保乳,助力患者美丽‘乳’初”为主题,与广大网友探讨了乳腺癌手术治疗的相关问题。
在直播中,张医师详细阐述了近代保乳手术和保腋窝的历史性更新。传统的乳腺癌治疗可能会让患者面临乳房全切的选择,但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辅助治疗技术如内分泌治疗、放化疗和靶向治疗的发展,保乳手术逐渐成为可能。这种手术不仅解决了女性患者因失去乳房而产生的心理与社会问题,而且手术切口小,组织损伤小,减少术后并发症。
那么哪些情况的乳腺癌患者适合进行保乳手术呢?张医师列出了以下情况:
1. 肿瘤与乳头乳晕保持一定距离;
2. 肿瘤直径不超过3cm;
3. 经过全身药物治疗后,肿瘤缩小并达到保留乳房的影像检查评估标准;
4. 肿瘤单发且无累及皮肤和胸壁征象;
5. 肿瘤与乳房比例适当,以确保术后乳房形状的完整和美观。
除了保乳手术,乳房重建技术的更新迭代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对于无法进行保乳手术的患者,乳房重建手术不仅恢复了身体外形的完整性,还修复了患者内心的缺失感。乳房重建包括脂肪填充术、自体组织皮瓣乳房重建和假体乳房重建等。每种方法都有其优势与弊端,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在张赟建副主任医师的讲解中,我们了解到腔镜技术在乳腺外科的广泛应用及其显著优势。传统的乳房手术往往会在乳房留下较大的切口,影响美观并可能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一定影响。而乳腔镜是腹腔镜技术在乳腺外科的延伸,具有多种术式应用,如腋窝淋巴结清扫、前哨淋巴结活检等。与传统的乳房手术相比,乳腔镜手术具有避免重要神经、血管和淋巴管的损伤、减少出血和创伤、远处转移发生率低、美容效果突出以及缩短康复时间等显著优势。这一技术的出现,不仅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也给了患者更多的选择。在对抗乳腺癌的战斗中,切除肿瘤仅仅是迈出的第一步。术后,康复护理工作的进行同样不可忽视,它关乎着身体的恢复与未来的健康。为了顺利度过这一阶段,科学锻炼成为了我们的得力助手。
术后康复期间,一些具体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佩戴弹力绷带或塑形胸衣的时间应持续约六个月至八个月,它们能够帮助创口恢复,减少并发症的风险。饮食方面,应以清淡为主,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这些食品有助于促进身体的健康恢复。充足的休息也是必不可少的,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来恢复元气。
伤口的护理也不容忽视。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是避免感染的关键,这也是术后康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腔镜技术保乳手术的信息,查看直播回放是个不错的选择。在那场直播中,我们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腔镜技术实现精准切瘤保乳,助力患者重塑美丽“乳”初的人生。这场直播回放将为你提供更多关于手术过程的细节和术后护理的建议,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