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遭遇骨折的打击后,一系列的症状往往随之而来。骨折部位会出现局部疼痛、肿胀,并伴随着活动受限等常见症状,这些都是骨折的一般症状。在特定类型的骨折中,比如涉及到尺骨和桡骨的骨折,症状会表现得更加明显和复杂。
尺骨表面的浅层由于其特性,使得移位现象很容易被发现。与此桡骨头的脱位也同样容易被察觉。对于那些肿胀显著的患者,判断其桡骨头是否脱位却变得困难重重。通过触摸桡骨头——即肘部的前部或侧部,我们可以感受到其隆突的小头。如果伴有旋转疼痛和活动受限,那么桡骨头的脱位可能性大大增加。更糟糕的是,桡骨头脱位时往往会损伤到桡神经深支,这无疑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患者的痛苦。
在临床实践中,Bado(1967)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出了四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其中,Ⅰ型骨折约占60%,主要表现为尺骨骨折向前成角,同时桡骨头出现前脱位。Ⅱ型骨折约占15%,特征是尺骨干骨折向后(背)成角,并伴有桡骨头后脱位。Ⅲ型骨折约占20%,仅见于儿童,其特点是为尺骨近侧干骺端骨折,桡骨头向外或前脱位,也被称为儿童型骨折。Ⅳ型骨折约占5%,特征是桡骨头前脱位合并桡骨近1/3骨折,同时尺骨在任何水平都可能发生骨折。
这四种类型的骨折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治疗方法,了解这些类型对于医生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来说,了解这些类型也能更好地理解和配合治疗,以期尽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