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身体肿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有些患者甚至经历了一生的脸部肿胀。肿胀的存在并不直接意味着病情的严重性。这种肿胀主要由糖尿病肾病引发,其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机制。今天,我们来一起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糖尿病肾病常常在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中出现,当肾脏的肾小球受到损害时,水肿便会产生,无论是轻度还是重度。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糖尿病引发的肾病会导致双肾血流灌注量减少,造成肾实质性缺血缺氧。这时,肾素分泌增加,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的作用,促使肾上腺皮质分泌更多的醛固酮。这进而导致肾小管中水和钠的重吸收和滞留。
当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脏出现病变时,蛋白质的泄漏会逐渐增加。长期存在的蛋白尿会使肾脏损伤恶化,形成低蛋白血症。这种状况降低了血浆胶体的渗透压,使得细胞外液滞留在组织间隙中,导致水肿。低蛋白血症还会引发有效血容量下降,导致继发性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进一步促使肾小管重吸收水和钠,加剧了水肿。
糖尿病肾病的免疫损伤还会导致全身毛细血管壁渗透性增加,使得血浆中的水分渗透到组织间隙。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在服用降糖药物的结合一些营养素和补肾药物的服用是明智之举。这不仅可以预防和治疗并发症,还有助于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合理的药物治疗和营养补充,对于糖尿病患者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