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一种略带银白色蓝色的金属,拥有独特的物理特性:熔点低、沸点高、韧性极佳、耐腐蚀性也强。它在各种行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制造黄铜、青铜和巴必脱合金方面尤为突出。而在食品行业,马口铁和锡箔则常常作为包装材料出现,以其独特的属性保护食品的新鲜和安全。炼锡工人在提炼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却鲜为人知。长期吸入含有二氧化锡的气溶胶,他们可能会遭遇一种被称为锡尘肺的潜在威胁。尽管这种病症的潜伏期长达15至20年,且发展缓慢,但在我国尚未被列为职业病。
关于锡尘肺的病理表现,尽管有相关的研究报道,但数量仍然有限。广西医学院和广西职业病研究所进行了一项重要的研究,他们将二氧化锡注入大鼠的气管,经过6个月和12个月的观察,发现肺部出现了大量的灰尘细胞灶和肉芽肿样炎症性病变。在粉尘灶周围,可以观察到少量的成纤维细胞。该研究并未发现明显的结节或间质纤维化现象。
在广西苏木锡矿,曾经对一位有5年锡尘接触史、最终因肝癌去世的工人进行了尸检。在病理检查中,发现其肺部存在3至4毫米大小的棕黑色锡尘病变,但并没有明显的纤维化和胸膜增厚现象。这些病理表现为我们理解锡尘肺提供了宝贵的线索,同时也提醒我们,对于那些在锡冶炼过程中工作的工人们,要更加重视他们的健康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加完善的保护措施。这样的努力是必要的,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是宝贵的,值得我们尊重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