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髁骨折,是一种因间接复合外力作用导致的损伤。当儿童意外跌倒时,手掌首先着地,前臂通常处于旋转前的状态,肘关节轻微弯曲。外力主要沿着桡骨传递至桡骨头,随后在此交汇点产生对肱骨外髁的冲击力,引发骨折。骨折的形成还结合了肘部外翻应力以及伸展肌的拉伸等因素。
骨折线从外髁向上斜下延伸至滑车桡侧,涉及的骨块包括桡骨干骺端骨片、肱骨小头骨骺以及滑车桡侧。骨折的类型因外力方向、前臂的旋转以及内部的拉伸力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为无移位骨折型,即Ⅰ型。这种类型的骨折中,骨膜并未撕裂,通过X光可以观察到骨折线位于干骺端。
第二类为侧移位型,即Ⅱ型。在此类型的骨折中,骨块会出现向侧、前或后的移位。骨折端的间隙因此增大,骨膜部分或完全撕裂。这种骨折在复位后,由于骨块不稳定,容易在固定时再次发生移位。
第三类为旋转移位型,也就是Ⅲ型。这种类型的骨折特征在于,骨块不仅向侧、前或后移位,还伴随着旋转移位。由于局部伸筋膜骨膜的完全断裂以及前臂伸肌的拉伸,骨折块的纵轴可能旋转移位90°至180°。这种旋转也可能在横轴上发生,但肱尺关节并无变化。
这一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疼痛与不便,也对外科医生提出了挑战。了解每种类型的特征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希望有关医疗机构和患者能够对此有所了解,为患者的康复之路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