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无需恐慌。在遵循科学治疗的合理的饮食调整对于恢复健康同样重要。了解不同肾病阶段的饮食原则,可以更好地管理病情,促进康复。
在早期肾病阶段,病变尚处于可逆状态。除了积极控制血糖和血压,限制饮食中的蛋白质摄入能减轻肾脏负担,助力病变恢复。患者应当选择低蛋白、低胆固醇及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品。
进入临床肾病阶段,大多数学者认为低蛋白饮食有助于减少尿液中蛋白质的流失,实现正氮平衡。每日蛋白质总量控制在0.6-0.8克/公斤体重,同时需补充动物蛋白,避免摄入粗蛋白如豆类。在保证低蛋白摄入的要确保足够的热量供应,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可选择高热量、低蛋白质的主食,如芋头、山药、南瓜、土豆等。若出现水肿和高血压,还需限制盐的摄入。
终末期肾病的饮食治疗效果虽有限,但合理的饮食营养仍能减轻肾脏负担。患者需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一周内六天低蛋白饮食,第七天可适量增加。控制银钠、钾、磷和钙等电解质的摄入是关键。
除了以上饮食原则,保持酸碱平衡也至关重要。患者可多食用新鲜水果,特别是苹果、梨、猕猴桃、荔枝和桃等,以补充和协调身体维生素,提高免疫力,促进肉类和蛋类更好地吸收和利用。
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而言,遵循上述饮食原则,有助于促进健康恢复。患者在饮食方面还需根据个体情况灵活调整,如有需要可咨询专业营养师或医师。
【参考文献】:
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基础与临床为本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