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心脏病:了解危害,警惕风险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一种令人担忧的孕期并发症。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给母婴带来严重后果。今天,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危害,提高警惕,做好预防工作。
我们要明白妊娠期间的母体血容量会经历显著增长,这一变化大约为30%到40%,并在妊娠的32至34周达到高峰。随着血容量的增加,心跳出量相应增加,心率加快。子宫的增大导致横隔增大、心脏移位,大血管扭曲,右心室压力增加,这无疑加重了心脏的负担。
而在分娩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更为剧烈。第一产程子宫收缩会增强周围血液循环的阻力,同时回心血量增加。除此之外,腹肌和骨骼肌的收缩也会增加周围阻力。产妇在屏住呼吸时,肺循环压力和腹压都会增加,这使得心脏负担最为沉重。到了第三产程,胎盘的分娩、胎盘血液循环的中断都会引发血液动力学的急剧变化,容易诱发心力衰竭。
产褥期特别是产后一周内也是心力衰竭的高发期。在这一阶段,大量血液进入体循环,组织中滞留的液体也返回血液循环,血容量显著增加。产后3至6周血容量会达到妊娠前的水平。妊娠32至34周、分娩过程和产后三天是心脏病孕妇最有可能发生心力衰竭的时期。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危害不容忽视。为了保障母婴健康,每位孕妇都应对此提高警惕,做好预防工作。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妊娠合并心脏病这个问题远离我们的生活。
如果你对自己的心脏状况有任何疑虑或担忧,一定要及时咨询医生并接受专业检查。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才能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