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源于胚胎发育期的疾病,特别是在妊娠早期的2至3个月内,由于心脏和大血管形成的障碍或发育异常,导致了解剖结构的异常,或者出生后某些应该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关闭(在胎儿期是正常的)。
根据血流动力学与病理生理变化的不同,先天性心脏病可分为发绀型与非发绀型,进一步细分又包括无分流型、左右分流型以及右左分流型。无分流型的例子包括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狭窄等;左右分流型则涵盖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合等;而右左分流型以法洛四联症、大血管脱位为代表。
当新生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时,可能会有以下明显症状:经常感冒、反复呼吸道感染并易患肺炎;生长发育明显较差、消瘦、多汗;进食时表现出吮吸无力、困难,或者婴儿拒绝进食,易呛咳,平时呼吸急促。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还可能会出现嘴唇、指甲发紫,甚至在哭闹、活动后情况更为严重。有些孩子会出现杵状指,甲床变得像锤子一样隆起,这是长期缺氧的结果,还有可能出现晕厥、咯血等症状。
先天性心脏病的种类众多,其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畸形的严重程度和复杂性。对于复杂且严重的畸形,出生后不久就会表现出严重的症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简单的畸形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关闭等,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这并不意味着疾病没有发展。相反,这些疾病仍然可能在悄无声息中进展,因此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需要高度关注的疾病,无论是复杂还是简单的畸形,都应及时就医,以确保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