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嗜酸性细胞增多,同时出现高钾血症。更令人担忧的是,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急剧上升,显示出急性肾功能不全的迹象。
尿液分析的结果各不相同,有时正常,有时则出现无菌性脓尿和蛋白尿。在某些情况下,尿中的嗜酸性细胞数量增加,蛋白尿情况可能更为严重,甚至达到肾病综合征的范围。这些蛋白尿可能是由于敏感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激活素,增强了肾小球基底膜的渗透性,但肾小管的损伤并不明显。尿中的钠含量下降。
肾活检组织病理检查揭示,这种情况类似于其他药物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理变化。短期用药主要影响肾小管间质性,可能出现间质水肿和弥漫性炎症细胞浸润。对于急性间质性肾炎伴随肾病综合征的患者,肾小球病变通常较轻,活检显示可能为小病变或膜性肾病。免疫荧光检查并无特异性,但在某些病例中,间质可见IgG、IgA、IgM和C3的弱阳性染色。长期用药导致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在光镜、免疫荧光和电镜下的表现类似于微小病变型肾小球病变,最突出的变化仍然局限于间质和小管。
放射学检查主要是通过静脉肾盂造影和CT扫描来进行。这些检查主要用于诊断或排除止痛药肾病,对于部分和全部肾乳头坏死的患者,其诊断率高达25%至40%。而对于缺血性肾病,静脉肾盂造影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的低敏感性和潜在的肾毒性。
为了更准确地诊断并排除其他肾病,B超检查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辅助手段。通过这一系列详细的检查和分析,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肾脏状况,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