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烫伤:不容忽视的家庭隐患
生活中,儿童烫伤屡见不鲜,许多父母由于缺乏相关的预防知识,未能让孩子远离热水及其他易导致烫伤的物品,使孩子们面临着烫伤的风险。那么,当孩子遭遇烫伤时,我们应如何识别其症状并做出及时的应对呢?
儿童烫伤的症状及表现,首先体现在局部与全身的变化上。
在局部方面,当皮肤接触到超过60℃的高温物体时,蛋白质会开始凝固,造成细胞坏死。烫伤的程度与热量、接触时间以及皮肤厚度有关。通常情况下,皮肤若与70℃的热物接触超过一秒钟,便可能出现水泡。而对于新生儿来说,50℃的热水袋便可能造成烫伤。根据组织坏死的深度,烫伤可分为三度,但由于儿童皮肤较为薄弱,这一划分在实际中并不易明确界定。
在全身反应方面,严重烫伤可能导致休克。烫伤后的早期休克多因疼痛和精神刺激引发,通常为暂时性,并不严重。继发性休克则是因为毛细血管渗出增加,导致组织水肿和伤口大量渗出,血浆流失、血液浓缩以及循环血量减少,进而造成组织缺氧、血压下降、脉搏减弱等症状。还可能出现低血钠、酸中毒、少尿或无尿等情况。烫伤后的6至8小时是液体渗出的高峰期,36至48小时达到渗出顶峰,此时渗出量通常超过淋巴回流的应对能力。
由此可见,儿童烫伤的症状表现丰富且复杂,父母应提高警惕,注意预防。在生活中,务必让孩子远离热水、热汤等易导致烫伤的物品,并教育他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一旦出现烫伤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处理导致二次伤害。让我们共同守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远离烫伤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