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考已进入第三天,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正式拉开帷幕。首场物理科目的考试刚刚落幕,考生们对今年的高考物理试题反响热烈,普遍认为北京特色鲜明,与生活紧密相连。
随着“天宫课堂”与“雪如意”等元素的融入,物理试题展现出了与时代的紧密联系。据专家分析,这些试题不仅突出了主干知识的考查,实现了教学和考试的良性互动,而且在难度设置上恰到好处,整体难度适中。试卷在题型、题量、分值设置上保持稳定,试题的素材选取、情境创设、呈现方式都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为考生们发挥应有水平提供了良好的舞台。
这些试题不仅充分发挥了评价的育人功能和导向作用,更引领考生们从物理学的视角去审视国家、世界、民族、社会和生活。通过融入“天宫课堂”的实验,激发了青少年科学的兴趣;而“雪如意”“中科院的核聚变研究”等元素,则让考生们感受到民族自豪感,彰显了文化自信。这样的设计不仅促进了考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物理规律解决问题,提升了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了跨学科学习。
作为新教材与新高考结合的首届考生,今年的试题加大了从教材中选取素材的比例,优化了难度设计的梯度。试题以学生为中心,面对新情境、新设问,考生需现场学习、现场提炼,寻找所需条件,全面考查了考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比如,利用手机的秒表计时功能和水龙头控制水滴滴落设计居家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让考生在问题解决中认识到知识的价值,并自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解决。
试题还聚焦真实问题情境,让考生了解真实世界的图景,学会思考。它侧重考查考生基于真实情境多角度理解事物,建立情境与知识的紧密联系。例如,跳台滑雪运动的物理原理的考查,围绕同一主题从不同层次设问,让不同水平的考生都有展示的机会。这不仅增加了试卷的区分度,也引导教学重视学生能力培养,摒弃机械刷题。
今年的高考物理试题是一场精彩纷呈的盛宴,既检验了考生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又为教学提供了明确的导向。相信在这些精心设计的试题的引导下,考生们会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积极、自信地前行。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编辑/张鹏
本文结束之际,祝愿所有考生学业有成,未来可期!如需更多资讯,请访问流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