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的毕业求职季,一种全新的岗位——科研助理,如新星般冉冉升起,为众多毕业生提供了成千上万的就业机会。那么,科研助理究竟是什么?它仅仅是一个跑腿报销、处理杂务的职位吗?它与科研秘书又有何不同?
随着国家科技部网站于6月29日发布的《科技部等七部门关于做好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和落实工作的通知》,这个问题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该通知要求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积极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并特别强调要关注特定背景的高校毕业生。
科研助理,是指在科研项目中从事辅助研究、实验设施运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学术助理、财务助理以及博士后等工作的人员,他们是科研团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个职位并非中国独创,而是科学研究发达的国家长期沿用的一种用人制度,即Research Assistant(RA)。
众所周知,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受疫情影响,第三产业用工需求明显减少,相对而言,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受影响较小。增加科研助理岗位不仅能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更是对他们职业生涯的一种良性提升。
科研助理制度的起源,竟然是因为科研界长期存在的“报销难问题”。回想起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一次座谈会上的情景,他强调建立科研助理制度的重要性,并建议领导们深入实际,解决科研人员排队报销的现象。万钢部长的话语充满了对科研人员的关心和对科研工作的期待。
随着国家科研经费的逐步增加和政策的支持,科研助理岗位已成为了一种正式的、有发展潜力的职业。对于毕业生来说,这是一个积累科研经验、为未来深入研究打基础的良好机会。
科研助理不仅是科研团队的助手,更是推动科学研究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协助处理科研项目中的各项事务,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贡献力量。这个职位也为毕业生提供了一个过渡性的就业平台,让他们在积累实践经验后,有机会进一步深造或走向更高层次的研究岗位。
在这个求职大潮中,科研助理制度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为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机会,更为科研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我们期待这个新兴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科技进步和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希望以上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科研助理的信息,为求职和未来发展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