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2年高考报名的启动,一个备受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浮出水面——“职教高考”。不少人对这个在国家政策中多次被提及的制度充满好奇与疑问。
职教高考,是不是专为中职学生开设的高考通道?近期,教育部在回应关于降低中专生进入高等院校进行全日制教育的建议时明确表示,正在逐步建立“职教高考”制度。这不仅仅意味着中职毕业生将拥有更多教育选择,更代表着学业提升通道的畅通无阻。
许多人对此存在误解。他们认为“职教高考”就是目前高职院校招生时的技能型高考。实际上,“职教高考”是在技能型高考基础上的进一步改革和扩大。它将涵盖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本科院校以及应用型本科院校,而不仅仅是高职院校。
回溯到2014年,我国启动新高考改革,推进分类高考,分为学术型高考和技能型高考。技能型高考主要针对高职院校的招生。但高职院校的招生并不局限于技能型高考,普通高考也是其招生渠道之一。而“职教高考”则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适用于所有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和专业。
哪些院校将通过“职教高考”招生呢?这不仅仅取决于高职院校,更取决于对职业教育的整体认知。由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部分以职业教育为定位的地方本科院校在职业教育定位上存在困惑。建立“职教高考”制度,需要明确各类高校的招生资格,引导社会转变对职业教育及“职教高考”的认知。
值得一提的是,“职教高考”并不只是中职学生的专属通道。所有高中毕业生,包括普通高中毕业生,都可以报考,考试内容包括文化知识与技能测试。这样的设计旨在打破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社会偏见,促进普职融合。随着“职教高考”的顺利推进,有条件的地区可取消普职分流,建立综合高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主选择学术课程或技职课程。
允许普高毕业生参加职教高考可能会引发担忧,担心这会挤占中职学生的升学机会。必须完善职教高考的考试内容,强化过程评价,而不仅仅是结果性测试。需要防止中职学校围绕“职教高考”组织教学,以升学率来评价办学质量。
建立职教高考制度,目的是打通中职学生的深造之路。在此过程中,需要形成崇尚技能淡化学历的社会氛围。中职学生在毕业后选择深造,不应只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文凭,而是真正为了提升技能水平。
“职教高考”制度的建立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这一制度的实施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向技能型社会迈进。
(作者:熊丙奇,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