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槐树村,刘姓族人占据了六成的比例。这个宁静的乡村因为一场两垄地的纷争而泛起了涟漪。这场纷争的主角,是外来的寡妇秋香与本村的刘氏族长刘世荣。尽管乡村秩序早已根深蒂固,但秋香与刘世荣之间的较量,却让我们看到了乡村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微妙变化。乡村中,年龄最长的老人依然拥有绝对的权威,刘世荣在老祖奶面前也需恭顺谦卑。
随着马向阳的“空降”,乡村的平静再次被打破。刘世荣对马向阳的到来保持着既谨慎又乐观的态度,如同他经常在自家平台上拿着望远镜观望,既怀疑自己的视力,也怀疑自己的势力范围。在这场乡村变革中,村会计梁守业和村主任媳妇李云芳等人,展现了基层人物的典型特点。梁守业的唯唯诺诺、溜须拍马,与李云芳的精明能干、心直口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如何在农村生活中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如何适应生活环境,成为了更深刻的问题。
看似宁静的乡村,实则隐藏着错综复杂的人情世故。刚来到大槐树村的马向阳,面对这种复杂的局面,一时之间束手无策。正如梁守业的口头禅“大智慧”,农村工作确实需要打交道的智慧。团结人心涣散的农村,尤其需要大智慧。
马向阳深知,做好群众工作必须破解农村的矛盾重重。电视剧中大槐树村的实际情况,反映了当下农村的普遍现状。青壮劳力大多外出务工,留下的都是老年人和留守儿童,家族势力影响着地方工作的开展。以刘世荣为代表的刘姓家族,对一方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马向阳要想在大槐树村闯出一片天地,必须突破家族势力的防线,否则农村工作难上加难。面对矛盾,马向阳没有退缩,他深入农户家中,了解民意,积累经验。他与不同年龄段和性格的农民交朋友,从老祖奶到毛蛋、玉娇等,都展现了他做群众工作的智慧。
农村的发展还需走现代集约化道路。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农民单打独斗的方式无法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需要进行规模性的土地流转,建大棚,走集约化的科学发展道路。马向阳学习外村经验,听取专家讲座,为大槐树村的发展积累智慧。虽然初期遭遇失败和挫折,但只要重拾信心,定会给大槐树村带来光明的前景。马向阳的一系列举措如盖大棚、发展乡村旅游业等,不仅带领群众发家致富,也增进了与群众之间的感情,最终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大槐树村也走上了繁荣发展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