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餐后,喻青(化名)迫不及待地坐在电脑前,直接进入了网站。随着一个又一个窗口的弹出,他仿佛被引入了一个肉欲的无底洞。看着喻青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惠珊不禁开始质疑自己的魅力,她的自信在喻青的日渐沉溺中逐渐消失。
惠珊一直感到困惑,这个白天里体面正直的律师,为何晚上会沉迷于如此龌龊的偏好?
成熟正常的男人观看作品,追求的是画面和声音带来的直接刺激,“观赏”本身就是他们的目的。如果偶尔浏览作品是出于无聊,那么频繁访问网站的男人则需要妻子的深切关怀。心理学家认为,人际关系不协调、工作不满意的男人才会经常通过作品来寻求发泄。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作品变得触手可及。男人不再需要去那些庸俗的角落寻找刺激,只需在家打开计算机,就可以观看影片,浏览图片,而且不必担心被熟人发现。
心理学家艾尔·库伯将沉迷于网站的男人分为三类:第一类占70%,他们只是出于娱乐休闲的目的,像浏览女性内衣广告或翻阅《花花公子》杂志一样,被好奇心驱使,被引诱进去,但并不是刻意追求。第二类大约占20%,他们刚刚涉足这个领域,如果某天网站消失了,他们就会悬崖勒马,迷途知返。第三类占10%,他们对网站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就像“中毒”一样,生活离不开它。
如果丈夫陷入了“中毒症”,妻子可能需要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惠珊曾在喻青的怂恿下尝试了一些高难度的,但结果并不理想,不是惠珊感到疼痛难忍,就是喻青的动作不到位。从此,惠珊对喻青上网更加憎恶,而喻青则责怪惠珊无法满足他的需求。这导致夫妻之间的口角不断,关系越发隔膜。
其实,并不能作为性爱的良师。虽然它能为夫妻带来情趣,但过分夸大了性生活在正常生活中的比重,扭曲了男女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部分提供的性刺激方式,实足挑衅社会。
对于那些试图从片中学习性知识的夫妻,应该明白电影中的情节都是虚构的。中男主角的性器官常常过分夸张,使得一些男人对自己没有信心。大多数人的性器官并无太大差异,而所选用的男主角往往是少数。
“中毒症”这一词汇最早出现在美国。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苏珊娜教授指出,患有中毒症的人可能表现为到处寻找性伴侣、痴迷于制品、拨打电话等行为。根据美国《保护儿童和家庭联盟》的资料,经常出差的公司职员、喜欢读言情小说的主妇以及沉迷于站的上班族等类型的人更容易患上“中毒症”。
对于如何预防中毒症,专家提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远离网站和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