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先秦时代,《山海经》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描绘了一部系统性的神话故事。自此以后,昆仑山的神秘莫测,青丘大山的万山重叠,以及羿射九日、鲲禹治水的神话传说,便开始在人间流传。人类的好奇被点燃,依托于这部巨著,我们民族构建了一套严谨且系统的神话体系。
在这个丰富的神话体系中,有的圣兽广为人知,如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有的则鲜为人知,如应龙、勾陈、太阴幽荧等。这些圣兽,在原始社会等级森严的背景下,又有怎样的故事和寓意呢?让我们一同。
勾陈,被誉为麒麟的实名,位居中央,权司戊日。它的形象是鹿头龙身,在天被称为飞虡,在地则被称为天马。《易冒》中描述其仁德之治,与土德相配。
接下来是螣蛇,它在古籍中被描述为虚空少实、不真实、狡诈的代表。其形象多疑、虚假、虚言虚信,让人难以捉摸。
黄龙,是古代神话中的神兽,与黄帝、大禹有着深厚的联系。在五行思想中,黄龙被视为五龙之一。它更是被视为四灵之长的说法中的“第五灵”,在古代皇权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朱雀,自先秦时代起就代表着南方和火的神兽。在汉代五行学说兴起后,它的象征意义更加广泛。虽然很多人将其视为凤凰的一种,但实际上朱雀与凤凰存在巨大的差异,且其尊贵程度超过礼记中的四灵之一凤凰。
玄武,是一种由龟和蛇组合而成的灵物。其形象是玄冥的化身,玄冥起初是对龟卜的形容。龟卜是将答案从冥间带回人间的一种方式。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
白虎,为百兽之长,因其威猛和降服鬼物的能力而被视为属阳的神兽。与史前巨兽相比,白虎的地位显赫。在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玉琮和殷商青铜器上的兽面都与白虎的形象有关。
青龙是古代神话中的灵兽,是四象之一。其形象似长蛇、麒麟首、鲤鱼尾,面貌威武。在民间传说中,青龙被视为法力无边的四大神兽之一。
接下来是应龙,这种有翼的龙在大荒神话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相传黄帝时应龙斩杀蚩尤、夸父;禹治洪水时应龙又以尾画地成江河使水入海。
最后介绍的是太阴幽荧,它代表的是夜空中的月亮星辰。与太阳烛照代表的阳相对应的是太阴幽荧代表的阴面事物。其白色圆环的外形象征着物极必反的哲理和对易经的深刻解读。每一个圣兽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寓意深藏在其中等待我们去和理解它们背后的文化含义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