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网络上盛传高考数学试卷似乎被泄露的消息,这可真是让人捏了一把汗。
想象一下,这可是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关键时刻,居然传出这样的风声?经过深入调查,我们发现这不过是场乌龙。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去年高考的某些作弊事件,那些考生使用手机拍照的行为令人震惊。但今天,我们来聊聊另一种可能性:高考命题老师是否会故意泄露题目呢?
以一位名叫张三的高中老师为例。他若想要参与高考命题,首先得满足一系列严苛的条件。他需要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不得担任高三任课老师,也不能有直系亲属参加高考。他不能参与任何与高考相关的补习、辅导等活动。在满足这些条件后,张三的名字会被列入出题人库中,这个库可是好几年才更新一次哦。
假如张三被选为命题候选人,那么会在四月份有人向他发出邀请。一旦他同意,就会被带到一处神秘的地点,与其他命题人集中签订长达几页的保密协议。这些命题人主要由大学教授、高中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组成。
签完协议后,张三会被带入一个更为隐秘的地方,这个地方可能是深山老林,也可能是孤岛,甚至可能是一个普通的宾馆。在进入出题场所前,他会接受严格的检查。行李箱、衣物都会受到细致的检查,任何带有文字的物品、纸笔以及电子通讯设备都是严禁携带的。
这里的安保工作可谓严丝合缝,警察日夜持枪站岗,上厕所都有专人盯着,其他工作人员也不允许回家。这个地方的管理如此严密,甚至一只蚊子都很难飞进来。这些命题人需要一直待到高考结束后才能结束这种“圈禁”状态,有些出题人甚至需要等到高考阅卷全部结束才能真正“重获自由”。
如果你认识一个去出题的老师,又有什么用呢?即使你知道这位老师正在为高考出题,你试图从他的过往题目中寻找线索也是徒劳无功。因为一道题目往往由多人共同出题,最后还要经过抽题环节,被抽中的题目才能成为真正的高考题目。即使你认识出题老师,也无法确定他出的题目会不会被抽中。但这种事确实可能发生,毕竟高考已经是这个世界上最公平的考试了。
为了保证高考的严密性,出题人的草稿纸在出题完毕后都会被逐一回收销毁。经过这一系列如监狱般严密的流程,高考试卷终于新鲜出炉了。接下来,在一个更为隐秘的地方,试卷的印刷工作开始了。完成后,这些试卷将由邮政负责运送至各个考点。
整个过程绝对严丝合缝,不存在任何漏洞。那些心存私念的出卷老师泄露考题的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也不排除某些地方的模拟目与高考题目相似度高的情况,如某市2017年的三模考试便有一大题与高考题目颇为相似。但至于其他因素,如2003年数学试卷被偷窃导致考题泄露的个案,确实是存在的历史教训。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内容就到这里了,“流产网”祝愿大家在学习的道路上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