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在10月12日报道,一场关于信息安全的重要议题近日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名为《信息安全技术智能手机预装应用程序基本安全要求》的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旨在进一步规范智能手机预装应用程序的行为,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及数据安全。此标准不仅在业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消费者中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这份征求意见稿强调,预装应用程序,即在智能手机出厂前已经安装的应用程序,必须在满足用户应用需求的尊重用户的选择和权益。除了直接支撑操作系统运行或实现智能手机基本功能的必要应用程序外,其他预装应用程序都应允许用户进行卸载。更为关键的是,对于同一功能的预装应用程序,至多只能有一款设置为不可卸载。
这一规定的背后,反映出标准制定者对于智能手机预装应用程序乱象的关注和担忧。过去,预装应用程序过多、卸载困难、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消费者。对此,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解决方案。
其中,不可卸载的应用程序也被纳入了监管范围。征求意见稿提出,这些应用程序虽然不可卸载,但应该提供停止使用功能。一旦用户选择停止使用,这些应用程序不得再对用户个人信息进行处理。如果不可卸载应用程序中含有非必须的其他功能,应提供禁用或卸载这些功能的方式,确保用户能够自主选择所需的功能。
针对卸载预装应用程序的问题,征求意见稿也做出了详细规定。在不影响智能手机安全使用的情况下,应完全删除除用户选择保留外的相关程序文件及数据。确保已卸载的预装应用程序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升级时不会被恢复,避免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为了更好地保障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征求意见稿还要求智能手机生产企业在产品说明书、官方网站以及智能手机使用时,明示预装应用程序的安全信息。这包括应用程序名称、版本号、提供者信息、是否可卸载、卸载方法、个人信息收集范围及使用目的等详细信息。
这一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无疑将为智能手机预装应用程序行业带来一场变革。我们期待这一标准能够真正落地实施,为消费者带来更加安全、更加便捷的使用体验。我们也希望这能够引发更多关于信息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的讨论和思考,共同为构建一个更加安全、更加和谐的数字世界贡献力量。流产网提供的信息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