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的李校堃教授团队联合美国纽约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取得了一项重大科学突破。他们成功了一种名为α-Klotho的蛋白的分子结构,并揭示了其如何协助传递一种延缓衰老的激素信号。这一重要成果于1月17日发表在国际顶级综合性学术期刊《Nature》上,影响因子高达40。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温州医科大学陈高帜博士,而梁广教授和硕士生付丽丽也参与了此项研究。李校堃教授和美国纽约大学的MoosaMohammadi教授共同担任通讯作者。这项里程碑式的发现发生在F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领域,为新型肾病诊断试剂和治疗药物的设计和开发了清晰的结构蓝图。
研究结果显示,αKlotho并非独立发挥衰老调节的因子,而是与FGF23和FGFR1形成复合体来协同工作。这一发现颠覆了持续了20年的猜测,并揭示了αKlotho作为非酶活蛋白的真正功能。研究还指出肝素在内分泌FGF家族活性发挥中的关键作用,进一步明确了肝素在生长因子家族中的“”地位。
这一研究成果的建立基于李校堃教授团队长期对FGF家族蛋白的基础和新药开发研究。早在20多年前,该团队就成功解决了制约产业化的系列工程技术难题,率先研制出FGF1和FGF2系列创新药物。针对临床多发性、多种类复杂创伤治疗需求,该团队还系统开展了FGF给药途径和递送方式的研究,显著提升了生长因子类蛋白药物的临床适用范围和患者适应性。截止2017年,该团队研发的新药已在中国累计用于8000万次创伤患者,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此次在《Nature》上发表的研究成果是团队承担国家863计划课题和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的重大成果之一,也是我校与纽约大学医学中心联合建立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中心的标志性成果之一。论文链接可通过
李校堃教授是温州大学的校长,也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他的科研团队长期致力于生长因子类基因工程药物工程化的研究,在国际上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开发为临床药物,为开发具有自主国际知识产权的基因工程新药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曾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这一突破性的研究为理解衰老机制和开发新型肾病治疗策略开辟了新的途径。随着对α-Klotho和其他相关分子的深入研究,人们有望在未来找到更多治疗肾病和其他相关疾病的有效方法。李校堃教授团队的这一成就无疑将为医学领域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