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季的脚步悄然临近,糖尿病患者需要格外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因为临床统计显示,秋冬季节的糖尿病住院率竟是春夏季的2-3倍。在这个“多事之秋”,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应对,才能安然度过,同时控制好血糖,严防并发症呢?
要特别注意餐后血糖的监测。随着天气转凉,人们的食欲增加,摄入的热量也随之上升,这很容易导致血糖升高。秋季的寒意刺激也会使得体内的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多,造成血糖的波动。除了关注空腹血糖外,更要重视餐后血糖的变化。餐后血糖居高不下可能诱发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
在饮食方面,医生建议秋季应选择适量饮食,不宜过多或过少。患者宜选择含有较多水分的生津润燥、清热通便、滋肾润肺的果蔬,如苦瓜、黄瓜、莴笋、竹笋、菠菜等。烹调方式宜采用清蒸、清煮、清炖等健康方式。糖友们一定要及时监测血糖,科学用药,防止急性并发症的发生。对于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加服帮助控糖和防止并发症的胰岛素增敏剂。
要保护好双脚。秋季皮肤容易干燥脱皮,进而发生破损,这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大忌。如果不注意足部护理,微小的创口可能迅速发展为糖尿病足。患者每天应温水洗脚,使用温和的肥皂,水温控制在40℃以下,泡脚时间不宜过长。洗完脚后,要保持皮肤干爽,可使用润滑乳液或营养霜防止皮肤干燥、皲裂。要经常检查足部是否有皮肤损伤,一旦发现足部溃疡感染,应立即就医。
要避免感染。秋天早晚温差大,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感冒等疾病,这会引起血糖升高,加重感染。患者要注意保暖,讲究个人卫生和防护,避免交叉感染。平时要多锻炼,适当增强免疫力。一旦发现感染,应立即就医,不要擅自用药。
秋季是糖尿病患者需要格外警惕的季节。通过控制好血糖、保护好双脚、避免感染等保健工作,患者们可以安全度过这个“多事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