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了备受瞩目的《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这份规划为我国的食品工业发展绘制了新的蓝图,目标直指未来五年的高质量发展。
到规划结束的2015年,我国食品工业将迎来一系列显著成果。其中,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将成为重要的一环,预计将完成超过千项标准。更令人振奋的是,食品质量抽检合格率将得到显著提升,预期将接近或达到97%以上,让人民群众对食品质量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在强化食品质量安全方面,《规划》对食品工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严格要求。不仅要在提高重点行业的准入门槛上下功夫,还将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完善食品标准体系。《规划》还强调了加强检测能力的必要性,旨在确保食品安全无虞。在这一方面,《规划》特别强调要完善食品召回及退市制度,并明确落实企业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对食品添加剂、方便食品、肉制品、乳制品和饮料等行业标准的制定与修订给予了特别关注。我国还将加强对国际标准的参与程度以及对相关国家标准的追踪研究,确保我国的食品工业标准与国际接轨。
为了加强检测能力,实现食品安全监控的全面升级,《规划》提出了逐步实现关键检测设备国产化的目标。还将推进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和实验室的建设,以期在硬件和软件上实现双重保障。对于企业而言,《规划》要求企业增加原料检验、生产过程动态监测以及产品出厂检测等先进设备的配置。还要完善企业内部质量控制、监测系统和食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对于监管部门,《规划》强调了提升各级食品监测机构的检验设备水平和队伍能力建设的必要性。
这份《规划》无疑是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指南针,为未来的五年指明了方向。随着各项措施的逐步落实,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的食品工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