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足球迈入崭新篇章!
一场关乎青少年足球发展的盛会正在我国如火如荼地展开。教育部宣布,足球正式纳入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成为必修课程,为广大学生敞开了学习足球的大门。其目标远大,力争到2017年,在全国扶持建设约2万所中小学校足球特色学校及200个高校高水平足球队,打造区域特色,并拟建设约30个校园足球试点区县。
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为校园足球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她强调,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青少年足球发展的指示精神,坚持体育与教育的结合,锐意改革创新,推进校园足球普及,强化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为国家足球事业奠定人才基础。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进一步表示,将完善相关政策,构建校园足球激励机制。学生的足球特长将被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如实记录并存档,供高层学校招生参考。将高中招收足球优秀学生的途径,扩大高校高水平足球队的招生规模。校园足球还将纳入教育督导指标体系,进行专项督导和评估。对于表现突出的学校、单位和个人,将进行表彰奖励;对于存在的问题,将督促改进。
值得一提的是,足球也被纳入体育教师的“国培计划”,计划在2015年全国初步培训6000名校园足球师资。这无疑为足球教练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为职业足球运动员解决了出口问题。校园足球和业余足球的蓬勃发展,为中国足球市场开辟了一个巨大的足球人才市场。
足协副主席魏吉祥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校园足球的升级将有效推动职业足球的发展:“可以说,中国业余足球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最好发展时期。”
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足球革命为我国的青少年带来更加健康、活力的生活,也为我国的足球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相关新闻推荐:
(新闻内容待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