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时,猪肉价格还稳定在十元一斤,如今却跌破了七元。对于辛勤劳作的猪农来说,养猪半年,却面临赔钱的困境。连跌三个月的猪价,已经跌至一年来的最低水平,养猪户们苦不堪言。河南平顶山的猪农李福贵面对猪肉跌价,满面愁容地说:“每卖一斤猪肉,我就得亏损一块多,价格跌得我连饭都不想吃了。”
这场猪肉价格的寒冬已经持续了三个多月。据新华社报道,全国猪肉价格已创一年来新低。与1月26日相比,猪后臀尖肉和猪五花肉的全国日均价降幅均超过17%,多个省市的降幅更是超过20%。农业部5月2日的监测数据也显示,全国活猪价格已经下跌了17.7%。
在价格不断下跌的养殖户们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亏损。据了解,河北、河南、山西、甘肃、山东等地的养殖户报价均在6.6元至6.8元之间,实际已经跌破七元。与此饲料价格却不断上涨,使得养殖户的盈利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在低价和亏损的压力下,信息不对称成为困扰养殖户的难题。许多养殖户表示,他们明白供求关系的道理,但却无法把握市场动态。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认为,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养殖户无法盈利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缺乏准确市场信息的情况下,养殖户们只能盲目跟风,任人宰割。
这个问题在屠宰企业和相关部门身上尤为突出。虽然国家相关部门掌握着较为充分的市场信息,但其信息更新较慢,无法对养殖户起到实质性的指导作用。而屠宰企业则并不会公开发布有价值的信息,使得养殖户在决策时更加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养殖户们只能依靠自己的感觉和猜测来做出决策,这无疑增加了他们的风险。
猪肉价格下跌给养殖户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而信息不对称则使得他们处于更加被动的地位。希望相关部门和屠宰企业能够及时发布准确的市场信息,帮助养殖户们度过这个难关。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养殖户的困境,共同帮助他们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