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即将在2012年全面启动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项目——中小学校传染病早期预警监测系统。这一系统的启动,是为了应对春季传染病高发期,保障学生们的健康安全。春季是疾病频发,尤其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其中常见的疾病包括流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和猩红热等。
为了确保这一系统的顺利运行,北京市卫生局和北京市教委于2月9日在北京西藏大厦联合召开了学校传染病早期预警监测系统网络直报培训会。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市16个区县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小学卫生保健所的领导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共计200余人参加。
学校传染病早期监测预警系统是一个集数据上报、实时统计和分析、自动预警和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化平台。它的建立将极大地提高学校晨检和因病缺勤工作的效率,减轻学校卫生工作人员的负担。通过这个系统,我们可以更早地发现学校疫情的苗头,为疫情的处置和控制赢得宝贵的时间。
该系统的实施将实行“校长负责制”,并明确了报告流程。班主任将作为班级晨检和传染病早期监测信息收集的责任人,负责实施晨检并收集、填报监测信息。中小学校的校医则负责指导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委员进行早期预警监测的培训,同时对全体师生开展传染病有关症状及预警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教育。
为了预防春季传染病,我们温馨提醒广大师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要按规定程序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时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还要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
通过这个系统,我们有望将预防传染病的防线前置,更早地发现潜在的健康风险,为师生们提供更加安全的学习环境。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个系统的顺利运行,为北京市的中小学生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