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电讯(记者吕诺、贾钊)——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在全国范围内对药用明胶和胶囊生产企业进行了全面排查。根据企业全覆盖、品种全覆盖、产品批次随机抽样的原则,对药用明胶和胶囊的质量进行了严格检测。
检测结果令人震惊。在抽检的18家药用明胶生产企业中,有1家企业的1批次产品被发现铬超标;而在抽检的117家药用胶囊生产企业中,有74批次胶囊被检测出铬超标,不合格率高达7.9%。这些不合格产品主要来自于浙江、河南、四川和重庆等地的部分生产企业。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迅速采取行动,公布了超标企业名单,并责成相关省局对违法企业立案调查。监督企业立即召回超标产品,并在监控下销毁,防止其流入市场。对于上述企业,监管部门还将移交公安部门立案侦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人对此表示强烈关注,强调必须依法从重从快查处超标企业及相关责任人员。对于使用工业明胶生产药用胶囊的企业,一经查实,将立即移送公安机关侦办,并追究刑事责任。
这次事件暴露出部分企业在质量管理体系、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方面的缺失,同时也暴露出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管责任落实和工作不到位的问题。为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要求所有药品生产企业全面查找管理中的问题和漏洞,严格遵守药品监管法律法规,执行质量管理规范。所有药用胶囊和胶囊剂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公示明胶和胶囊来源。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需举一反三,加大监督检查和样品抽验频次,确保日常监管到位。
这一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公众对于药品安全的期待越来越高,对于违规企业的打击力度也需越来越大。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加大监管力度,从源头上解决药用明胶和胶囊的质量问题,确保人民的用药安全。也呼吁广大药品生产企业加强自律,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为公众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