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潍坊乐港出口烤鸭遭遇“汞超标”风波,引发广泛关注。经过山东企业的不懈努力,他们成功反诉欧盟预警机制,终于让鸭肉产品的“汞超标”帽子得以摘除。目前,全球范围内成功反诉欧盟对进口食品预警的案例共有17次,而我国仅占据其中两例。
潍坊乐港是全国最大的向欧盟出口鸭肉注册企业,自2008年开业以来,已向欧盟出口鸭肉产品超过两万吨,总金额近1.5亿美元,占据全国一半的市场份额。在乐港出口业务蓬勃发展之际,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境。今年4月6日,德国官方实验室在其出口欧盟的冷冻去骨烤鸭中检测出重金属汞超标,欧盟随即发布了针对该产品的预警。
这一预警给乐港公司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原本只需三天的通关时间被延长至三周,长期预警甚至可能导致闭关,失去欧盟市场。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乐港公司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进行全方位的调查与检测。经过严格的检测流程,土壤、水、兽药、饲料、添加剂等污染嫌疑被一一排除,输欧鸭肉产品在养殖、生产过程中重金属污染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为了获取更具说服力的证据,潍坊检验检疫局对乐港产品进行了重新检测。连续检测乐港公司出口欧盟熟制品53批,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熟制品6批的结果均显示没有问题。于是,潍坊方面对欧盟的检测数据提出了质疑,并在检验检疫局的帮助下,向欧盟要求仲裁检测。
4月11日,德国另一官方认可实验室进行汞项目检测后,证实乐港肉鸭的汞含量并未超标。基于仲裁检测结果,欧盟正式撤回对乐港公司的汞超标预警。这意味着乐港肉鸭可以继续在欧盟市场销售,为企业带来了重大的利好。
这一事件充分表明,在面对欧盟预警的质疑时,掌握具有说服力的第一手证据至关重要。只有用事实说话,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乐港公司的成功反诉不仅为自己赢得了市场,也为我国其他出口企业面对类似困境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