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喜胃健康关爱项目”揭示:胃黏膜损伤是胃痛主因,需及时治疗
近日,一场关于胃健康的盛会——“达喜胃健康关爱项目”在北京盛大举行。在这场会议上,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的李景南教授向公众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大部分胃痛源于胃黏膜的损伤。他强调,针对这种胃痛,必须及时治疗,以有效保护胃黏膜,避免症状进一步恶化。
会上,中国医师协会消化病学分会也发布了的《中国慢性胃炎诊治现状调查报告》。报告揭示了一个令人关注的现状:我国慢性胃炎患者的病程普遍在2至6个月之间。而在这背后,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酒以及反流等成为了慢性胃炎的主要诱因。与此胃痛、餐后饱胀和反酸等症状也成为了慢性胃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在这之中,高达81%的慢性胃炎患者遭受着上腹痛的困扰。
李景南教授针对胃痛问题进一步解释道,胃黏膜是我们胃壁的一层天然保护屏障。在日常生活中,这个屏障不断受到各种物理和化学因子的挑战,包括胃酸、幽门螺杆菌、药物、反流胆汁酸以及刺激性食物等。当这些攻击因子过于强大或数量过多时,胃黏膜就会出现明显的损伤,从而引发胃痛。
李教授强调,对于胃黏膜损伤引发的胃痛,必须及时采取药物治疗,否则可能会加重症状,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后果。在临床治疗中,胃黏膜保护剂被广泛应用,其中铝碳酸镁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它能够在胃黏膜表面迅速形成保护层,促进胃黏膜的修复。
除了药物治疗,中国医师协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刘新光也给出了建议。他强调,患者应该从生活方式上进行调整,尽量避免饮酒、辛辣食物以及浓茶咖啡等刺激性物质的摄入,从源头上预防胃黏膜损伤引发的胃痛。
为了我们的胃健康,让我们关注细节,调整生活方式,及时用药,共同守护我们的胃黏膜,远离胃痛的困扰。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胃健康的知识,不妨阅读以下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