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6日电(记者孙红丽报道)中消协近期发布了一项关于网络游戏领域不公平格式条款的点评报告,引发了广泛关注。报告涵盖了网络游戏行业中存在的一系列不公平做法,包括限制用户账号及虚拟道具使用、单方面更改游戏内容并免除责任、免除自身过错导致的责任、免除自身法定义务和责任以及强行排除用户权利等情形。
针对限制用户账号及虚拟道具使用的行为,中消协指出,网络游戏用户对创建的账号、角色和获取的虚拟财产享有合法权益,应受到法律的保护。一些网络游戏经营者在用户连续几天未使用账号后,未经通知就采取删除等措施,这是不公平的。网络游戏经营者应当尊重用户的权益,不得任意限制或剥夺。
在单方面更改游戏内容并免除责任方面,中消协警告称,部分网络游戏经营者在协议中使用模糊的语言,如“最终效果以游戏内为准”,以此来规避法律责任。这种做法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在购买游戏产品时,同样享有合法权益,经营者不得单方面更改已购游戏产品的设计、性能而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关于免除自身过错导致的责任,网络游戏经营者不能因其软件存在BUG或版本更新缺陷等问题而逃避责任。这些问题是经营者自身的过错,应当由其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经营者通过格式条款免除自身过错导致的责任,那其实是变相地加重用户的责任,将不利后果强加给用户,这是不公平的。
网络游戏经营者在协议中免除自身法定义务和责任的情况也引起了中消协的关注。例如,某些网络游戏平台在协议中声明,对于用户因平台发布的广告而购买的产品或资料,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网络游戏经营者在进行广告发布时,应当承担审核管理义务。这种通过格式条款来免除自身法定义务与责任的做法是无效的。
强行排除用户权利和规定单方解释权或最终解释权的情况也受到了中消协的批评。知识产权和隐私权是用户的基本权利,如果网络游戏平台排除用户这些权利,那就属于扩大商业自治管理权的边界,是无效条款。规定经营者对游戏内容及服务协议内容享有单方解释权或最终解释权,也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
中消协此次发布的报告揭示了网络游戏行业存在的一系列不公平格式条款问题,提醒消费者要警惕这些不公平的做法,并呼吁网络游戏经营者尊重用户的权益,遵守法律规定,制定合理的游戏规则和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