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跑步姿势与方法,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减肥者虽投入跑步的怀抱,却陷入误区,疑惑为何越跑体重越不减反增。其实,跑步并非简单的双脚运动,而是需要正确观念与方法的结合。让我们揭开跑步减肥的神秘面纱,看看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我们常被提醒说赤脚跑步更健康,这也得到了墨尔本大洋洲足病学大会上的新研究的支持。哈佛大学戴维斯博士的研究指出,赤脚跑步或穿着薄底运动鞋跑步,能让脚部获得最大程度的自然活动。摆脱人工减震鞋垫后,脚部的肌腱和肌肉能更好地发挥其跑步功能。起初可能会因不习惯而觉得痛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逐渐适应并感受到自然跑步的乐趣。戴维斯博士进一步指出,穿鞋跑步或使用高级跑鞋可能会使双脚的“自然跑步功能”退化。对于平足患者来说,赤脚跑步还有助于增强和改善脚弓功能。
说到跑步减肥,人们常常陷入一些误区。第一个误区便是认为只要多运动就能达到减肥的目的。实际上,单靠运动效果并不明显。即使每天打数小时网球,若不控制饮食,轻轻松松便可能让减肥成果化为乌有。要想持久减肥,除了运动,还需调控饮食。
第二个误区是空腹运动有损健康。人们担心空腹运动会引发低血糖反应。美国达拉斯健美运动中心的堆帕博士研究认为,饭前适度运动如步行、跳舞、慢跑等,有助于减肥。此时体内无新的脂肪酸进入脂肪细胞,较易消耗多余脂肪。由于运动量适宜,不会影响健康。
第三个误区是每天坚持30分钟慢跑即可减肥。事实上,只有运动持续时间超过大约40分钟,脂肪才能被调动起来与糖原一起供能。少于40分钟的运动无论强度大小,脂肪消耗均不明显。
最后一个误区是运动强度越大、越剧烈,减肥效果越好。实际上,只有持久的小强度有氧运动才能消耗多余的脂肪。轻松和缓、长时间的低强度运动或心率维持在一定范围的运动才是最有利于减肥的。过于剧烈的运动并不利于脂肪的消耗。
跑步减肥并非简单的运动就能达到理想效果,而是需要正确的方法与观念的结合。避免误区,合理运动与饮食调控相结合,才能让我们在跑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收获健康的身体与理想的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