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医看病是从根治?为什么很多病中医还不能断根(根治)?既然没有提到西医,我就尽量少提西医,要不资讯太复杂了,所以想从黑白箱方法和中医藏象理论尝试着回答下——
不像西医那样必须完全搞清楚组织或器官内部结构和构造,以及药品的结构和有效成分,从而找到精准的治疗方法和方药一样的白箱方法。凡是西医搞清楚确切原因和构造,并找到应对办法的疾病,通常都能治愈乃至根治。
传统中医,不是基于解剖学,不去分析方药(药剂)的结构和有效成分,却能控制和调节人的疾病或健康。
事实上,中医并不是没有解剖学。
早在《内经》时代,中医就有了不少的关于解剖学的记载,可惜因为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或许还有条件的限制,当时那种解剖学研究的方法在后来的2000多年时间里,未能得到中医发展和各代医家所弘扬和发展(并非没有传承,只是地位和重视程度不高),基于形态解剖的研究和诊疗方法在中医的早期就夭折了,取而代之的是中医司外揣内的功能观察方法。
中医药学的司外揣内方法,和黑箱方法类似,所以自从上个世纪60年代基于系统论和控制论发展的黑箱方法就被应用到中医中药的研究,其流行的观点是中医方法是控制论的黑箱法,它优于西医的白箱法。但这个观点受到越来越多各领域学者的质疑。
我比较认可中医是一种类似黑箱方法的司外揣内的思路和方法,或者叫不开箱的白箱方法。
系统科学是探索系统的存在方式和运动变化规律的学问,是对系统的正确反映和真理性认识。
信息论以通信系统模型阐述了信息的传递过程。
建立在信息传递与信息反馈基础上的控制论,则把通信概念进一步扩大,把生命活动、人的感知活动与技术装置的合目的活动全部联系起来。
系统科学方法(简称系统方法)是按照系统科学的观点和理论,把研究对象作为系统来解决认识和实践中各种问题方法的总和。系统方法是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于研究对象的系统整体。
黑箱方法是系统科学方法的特例。黑箱是科学方法论的概念,指的是内部构造和机制尚不清楚,只能通过外部功能和行为的观测和试验来认识其性质的物质系统。
系统科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方法...这几个概念比较生涩,但拿到这里印证的黑箱方法,其核心意思是对内部构造和机制不清楚,却通过外部功能和行为观察来认知研究体或系统。
这是不是和中医的司外揣内的方法及其类似。
中医司外揣内的研究方法,基于中国古代元气论的哲学思想,古中医在研究人体时,强调的是“气”,而不是“形”,甚至中医脏腑理论中的心肝脾肺肾,也有中医流派认为其强调的是其概念、功能而非具体解剖的器官或形状。古中医认为“人只有生,全赖此气”,人死则其散。
而中医观察人的认知方法的趋向是整体的动态的功能方法,而区别于西医解剖学的静止的片段的形态解剖法。
,中医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通过司外揣内(即观察人体的外在表象)就可以推测人体的内在结构和功能。
中医学的脏腑经络、精气神、病因病机、四诊八纲、辨证施治、药性药味、方药理论等基础理论,总体上是按司外揣内的思维方法进行的。
这应该就是题主所问的中医治病从根治的哲学思维。
我再来介绍中医藏象理论,为什么要拿出来藏象理论呢?
因为藏象理论是中医理论的核心。
藏象二字最早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
明代大医学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里说道,“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藏是隐藏于活的人体内的脏腑器官,象是内脏功能在外部的表现。司外可揣内,即观察人体外在表象,就可以推测内脏的结构与功能。
在中医的辨证论治理论中,证是核心,即通过证的各种表象来寻找疾病原因。
而中医历来重视外界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外界环境的致病因素统称为六邪——外感六淫,即风、寒、湿、燥、暑、火,这是中医认为人体致病的主要因素。
从今天科学的角度看,中医六邪包括了物理、化学等多种致病因素,但在古代,中医之发展不可能像西医那样从白箱方法的物理、化学等角度来考量人体和疾病,但中医另辟蹊径,找到了司外揣内的类黑箱方法。即通过“审证求因”,从环境的输入,疾病症状的输出来寻求之间的确定性关系,进而得出诊治原则和方法。
与西医不同的是,中医这种司外揣内的类黑箱方法,还适应了致病因素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变化性,不像西医那样着眼于静止、细节和单点考量,而从整体性、动态性、综合性来解读、认知和调控机体和疾病。
基于司外揣内的哲学原则,中医在长期的辩证论治的实践中,还发展出了多种辩证理论和方法,诸如阴阳辩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其中阴阳辩证是总则,是八纲辩证的核心,属于负反馈调节法,其最大的优点是不清楚病人这一黑箱系统偏离正常状态的真正的、实质性的原因是什么,也不清楚医者对患者的出入(药物等)对病人恢复正常的内在机制是什么,但我们仍然可以采取辨证论治的有效措施,调节人体状态,使之恢复“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
这应该就是中医最强大的生命力所在。
因为中医没有像西医那样把人体打开来详细研究清楚其结构、机制和细节,而采取了在没有手段和条件打开人体(后期形成了因为前期打开过,研究清楚了,后世中医就无需打开可辩证分析)情况下,不得不采取的类黑箱方法,从而对人体和疾病形成了整体的模糊的认知。
这就让中医对人体和疾病形成总体性的一般性质,却不了解(其机制也无需了解)其内部的清晰构造和作用机制,也就是说,只能司外揣内,没有解剖的总体性的构成和细节(发展到今天,即使可以参考西医白箱方法,但系统的中医方法又不支持像西医那样的解读体系)。
简单说,类黑箱方法是中医的优点和长处,只有类黑箱方法,没有白箱方法,又是中医的短板。
缺少白箱方法的中医,可能就是题主所要寻求答案的为什么很多病都不能治断根的原因。
从这个角度上,不单是类风湿疾病,其他代谢病,包括其他的很多疾病,中医可以治愈西医很多情况下不能治愈的疾病,但因为类黑箱方法和缺少白箱方法,要像西医那样去断根,却不可能。
,黑箱和白箱并不是绝对的,所有的白箱,最开始都是黑箱,现在的黑箱,总有一天会慢慢变成灰箱,再变成黑箱,从而人类能够根治的疾病越来越多...
感谢题主邀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