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便秘是一个让家长们倍感困扰的问题。面对孩子的便秘,他们不得不面对一系列挑战:孩子的痛苦表情,频繁上厕所的尝试,以及因便秘导致的食欲不振和脸色发黄。这不仅让孩子难受,更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发育。那么,如何应对小儿便秘?让我们深入了解。
目录
1. 小儿便秘的病因
2. 小孩便秘应该看什么科呢
3. 小儿便秘的检查
4. 小儿便秘的症状有哪些
5. 小儿便秘会引发什么疾病
一、小儿便秘的病因
小儿便秘有多种原因,其中包括饮食不足、食物成分不当、肠道功能失常、体格与生理的异常以及精神因素。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孩子的肠道健康,导致便秘的发生。饮食过少或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可能导致大便干燥;肠道功能失常则可能因生活习惯不规律或某些疾病引发;而体格与生理的异常如肛门狭窄等也可能引起便秘。突然的精神刺激或环境改变也可能导致短时间内的便秘。
二、小孩便秘应该看什么科呢
当孩子出现便秘时,家长应该首先调整孩子的饮食。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增加润肠辅食如菜水、果汁等;对于人工喂养的婴儿,应注意加糖及添加辅食以避免便秘。训练孩子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也很重要。如果这些方法无效,家长应考虑带孩子去看医生,可能需要进行胃肠X线钡剂造影或直肠镜等检查,以了解肠道状况并排除器质性病变。
三、小儿便秘的检查
常规检查通常无明显异常,但当肛裂时可能出现便血和黏液。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以排除甲状腺功能低下和佝偻病等疾病。胃肠X线钡剂造影和直肠镜等检查可帮助了解肠道运动功能状态和肠黏膜状况,以区分张力减退性便秘和痉挛性便秘,并及时发现可能的器质性病变。
肛管直肠测压术与便秘诊断
对于遭遇严重便秘的患儿,肛管直肠测压术是一种极为关键的诊疗技术。在这项儿科常用的检查中,医生能够深入了解直肠肛门的功能状态。通过测压术,我们可以确定直肠扩张时的阻力、肛管的静息紧张度以及肛门随意肌收缩的强度,同时评估病儿对直肠扩张的自我感知,并对肛门括约肌反射做出精准评价。但此项技术需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操作,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根据Karen对慢性便秘患儿的研究,几乎全部病例都显示出功能异常。
对盆底肌和肛外括约肌进行肌电图观察,也是评价慢性便秘的有效方法。正常儿童在休息时,盆底横纹肌应维持紧张状态。而通过体表皮肤电极探测,我们发现,便秘患儿中仅有42%在排便时表现出正常的耻骨直肠肌或肛外括约肌肌电活动。
近年来,排粪造影检查法的临床应用为我们提供了更全面的观察手段。这种方法不仅可以静态观察肛门括约肌和肛门直肠,还能连续观察排粪动作的全过程,揭示出口梗阻的真相,如直肠套叠、直肠前突、盆底肌痉挛综合征等。这些梗阻情况在临床及内镜检查中往往难以发现,实际上并不属于习惯性便秘的范畴。
小儿便秘的症状与诊断
详细询问病史对于诊断小儿便秘至关重要。我们需要了解便秘是新出现还是顽固性的,新生儿的胎粪排出时间也是关键信息。喂养史方面,我们要探究食物成分是否适宜、食物的量以及是否有呕吐导致饮食不足。排便训练、是否经常使用润滑剂或灌肠、近期药物因素、精神因素等也会影响便秘症状。
患儿的症状体征包括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燥坚硬、排便困难和肛门疼痛,甚至可能出现肛门出血。长期便秘可能引发痔疮或直肠脱垂,全身症状如精神食欲不振、乏力、头晕、头痛等也可能出现。体格检查可能发现腹部胀气、左下腹的粪块以及肛门指诊的异常。
诊断过程中,应详细询问病史及排便规律,注意胃肠道的伴发症状,如腹痛、腹胀、呕吐等。体检时应特别注意检查会阴部和肛门周围。通过肛门指检,我们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肛门裂、皮肤感染等问题。如果指检后大量硬粪块排出,症状随之缓解,那么诊断可以明确。
这篇文章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小儿便秘的诊断方法,包括肛管直肠测压术、肌电图和X线排粪造影等技术手段,以及详细的症状体征询问和体格检查,旨在帮助家长和医生更好地理解和诊断小儿便秘问题。小儿便秘需警惕:可能的并发症详解
身为家长,面对孩子不能控制排便、内裤频频弄脏的情况,切不可掉以轻心。在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潜在病因,如肛裂、直肠脱垂等。
一、肛裂
小儿便秘易引发肛裂,这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其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长度约在0.5~1.0cm之间,形态或为梭形,或为椭圆形。这样的溃疡带来的疼痛剧烈,且愈合困难。
二、直肠脱垂
直肠脱垂是一种直肠黏膜、肛管、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并脱出肛门外疾病。各年龄层均有可能发病,但幼儿、老年人、久病体弱及身高瘦弱者更为多见。
三、肠绞痛
肠绞痛是由大肠痉挛引起的疼痛,常使小宝宝持续哭闹长达1-2小时。由于婴儿无法言语,他们只能通过啼哭来表达身体的不适。
四、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可能是由慢性腹泻、短肠综合征和吸收不良性疾病等医学和外科原因导致的。在发达国家,通过治疗原发病、调整饮食、对家长进行教育和细致的随访,通常可以有效地治疗营养不良。但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营养不良仍是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它与社会习惯、环境以及急慢性感染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影响。
面对孩子便秘问题,家长应提高警惕,及时咨询医生,了解可能存在的病因,以便为孩子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