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抽动症状的治疗,我们需要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策略和方法。对于那些症状严重到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人来说,药物治疗是首选,并且最好配合心理治疗。而对于那些因心理因素导致发病的患者,我们应首先积极消除这些心理因素。
在药物治疗方面,我们有几种常用的药物。首先是氟醇,它的有效率高达60%至90%。患者通常需要每天服用1至2次,然后观察其效果。如果在三到七天内效果不明显,我们会逐渐增加剂量。调整剂量的依据是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反应。这种药物可能会导致一些副作用,如镇静和锥体外系反应。
另一种药物是泰必利,它的有效率在76%至87%之间。它的特点是锥体外系反应相对较少,适用于七岁以上的患者。这种药物通常需要每天服用两到三次。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嗜睡、乏力、头昏、胃肠道不适、兴奋和失眠等。
可乐定也能有效改善抽动症状,其有效率在50%至86%之间。此药还能改善注意缺陷和多动症状,对于合并有多动症或因使用中枢兴奋剂治疗多动症而诱发抽动症状的患者,我们首选可乐定。目前,国内主要使用的是透皮贴剂,但使用时需要注意其可能的副作用,如嗜睡、低血压、头昏和口干等。
还有一种药物是利培酮,已有报道证实它可以治疗抽动症状。其主要副作用是镇静和锥体外系反应。我们在选择药物治疗时,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症状的严重程度来做出最合适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