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巩膜炎:一种隐匿而漫长的坏死性眼疾
真菌性巩膜炎是一种进展缓慢的眼疾,其发病悄无声息,却在不知不觉中蚕食着患者的视力。主要症状包括眼红、畏光、流泪、眼痛等,伴随着视力丧失和结膜囊分泌物,这一切使得患者的生活品质大大降低。
与常见的细菌性巩膜炎相比,真菌性巩膜炎的刺激症状较轻,病程也相对较长。这种眼疾的疼痛并不局限于眼部,还可能沿着三叉神经分支辐射到颞侧头部和额头,因此常常会被误诊为偏头痛、鼻窦炎甚至脑瘤。
巩膜局限性炎症是这一疾病的早期表现,渗透、深红色,在巩膜及其周围可能出现片状无血管区域。这是坏死前巩膜炎的关键体征,需要眼科医生仔细的检查和诊断。随着病情的发展,病变可能向不同的方向演变,可能会被吸收局限,也可能进展成大面积坏死。受累的巩膜可能变薄,甚至出现巩膜水肿、表面的巩膜血管扩张曲移位。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眼疾的愈合过程可能伴随着巩膜苔薄、灰蓝色的外观,以及葡萄膜的暴露。葡萄膜的并发症发生较少,更多的时候是与相邻组织的真菌感染一同出现,尤其是在角膜炎患者中。这些“卫星灶”的存在,有时会在溃疡周围形成免疫环。约有50%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可能出现粘稠的前房积脓。
对于真菌性巩膜炎患者而言,及早发现、准确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这种眼疾,从而引发更多的关注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