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对于甲真菌病的诊断同样至关重要。今天,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常用的检查方法。
一、真菌学检查
在这一环节中,标本的收集尤为关键。对于远端甲下型,我们可以使用刮刀进行刮取;对于牙科刮刀和甲起子,它们能巧妙地去除甲下碎片。面对近端甲下型,我们则可以选择使用甲钻或解剖刀。当涉及到白色浅表型时,我们需要精准地刮除病变区与正常区交界处的甲屑,特别是靠近甲床的部分,然后加入10%KOH进行直接镜像检查,以支持分支菌丝的诊断。值得注意的是,扫帚霉、青霉、曲霉等多种真菌在检查时可能形成菌丝和假菌丝,容易与皮肤癣菌混淆。
二、组织病理检查
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观察到角质增厚的现象,角质形成细胞呈网状篮状排列。不同程度的破坏情况,如裂缝和空腔的出现,都能为我们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更为关键的是,如果在甲板中发现了细长的规则菌丝或关节菌丝,那么这很可能就是皮肤癣菌的征兆。这些菌丝大多横向生长,但也有一些斜行或纵行生长,甚至有些会沿着腔壁生长。它们常常位于甲板的外层或内层。在严重的情况下,当甲板受到严重损害时,我们甚至可以在全层中看到密集排列的菌丝和孢子。
通过这些详细的辅助检查,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诊断甲真菌病,从而制定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生动的描述和丰富的文体使得文章更具吸引力,更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