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心脏健康的重中之重
怀孕期间,心脏病仍然是威胁母婴健康的一大隐患。由于妊娠过程中心脏负担的加重,心脏病可能导致孕妇和胎儿的风险增加。为此,患者需要注意以下方面,以确保母婴安全。
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与评估后,如果诊断为不适宜妊娠的心脏病,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终止妊娠。为了防止病情恶化,如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患者需要采取一系列术后预防措施。
对于那些可以继续妊娠的患者,孕期保健需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注重个人情况的调整。最关键的在于,产前检查绝对不能忽视。特别是在怀孕的前20周,应每两周进行一次检查。20周后,每周都应严密观察心脏功能,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按医生建议住院治疗。
在饮食方面,孕妇应精选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盐、低脂肪且富含铁、钙的食物。饮食应以少量多餐为原则,避免一次性过多摄入食物,从而减轻心脏负担。整个孕期体重增加最好不要超过10公斤。从第16周开始,每天的盐摄入量应控制在4~5克,并多吃蔬果以防便秘。
除此之外,患者还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积极的心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适度的锻炼,避免过于急躁。确保每天至少10小时的睡眠,中午休息1~2小时,并尽量左侧卧位或半卧位。缺乏足够的休息可能会诱发心力衰竭。
提醒所有孕妇心脏病患者,尽量避免前往公共场所,注意保温,并积极治疗可能导致病情恶化的因素。尤其是病情较重的孕妇,应在36至38周时按照医生建议提前入院待产,以确保母婴安全。让我们一起关注孕期心脏健康,为母婴的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