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一种因胆囊管被结石阻塞,引发的胆汁滞留和继发性细菌感染的急性炎症。胆囊管梗阻是其主要致病因素,其中约八成患者是由于胆囊结石所导致。当胆囊管受到梗阻,胆汁无法顺畅流出,导致胆汁浓缩,高浓度的胆汁酸会损害胆囊黏膜,从而引发炎症病变。致病细菌的入侵也是引起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大部分是经由胆道逆行进入胆囊的。常见的致病细菌包括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和绿脓杆菌等。如果同时合并产气厌氧菌的感染,还可能引发急性气肿。少数急性病例是由创伤或化学刺激引发的。在严重创伤或大型手术之后,胆囊的收缩功能可能会下降,胆汁滞留,胆汁酸盐浓度升高,刺激胆囊黏膜引发感染。胰液逆流进入胆囊也会导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发生。
这一病症的发生往往令人痛苦不堪。结石阻塞胆囊管,使得胆汁无法顺畅流通,进而导致胆囊区域出现剧烈的疼痛。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胆囊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后果。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尽快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在治疗方面,对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相结合的方法。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以消除炎症。而手术治疗则是通过切除病变的胆囊,以彻底根治疾病。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摄入过多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一种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疾病。了解其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对于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