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心力衰竭的症状表现丰富且复杂。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这种呼吸困难不仅在劳动时加重,还在夜间引发阵发性咳嗽和坐呼吸。左心衰竭时,咳嗽、咳痰、咯血的情况尤为常见。胸闷、呼吸急促以及运动耐量下降也是典型症状。右心衰竭则表现为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肝脾肿大和胃肠道充血等现象。当左心衰竭继发右心衰竭时,由于心脏射血能力的改善,肺充血得以缓解,这有助于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
针对这类疾病的治疗,我们常用的药物包括氢氯噻嗪、呋塞米、螺内酯等利尿剂,帮助排除体内多余水分。卡托普利、替米沙坦等药物则属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强心药物如洋地黄、米力农和多巴酚丁胺等,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则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并降低死亡率。还有新型抗心力衰竭药物奈西立肽等,具有多重作用机制,如抗交感神经活性、钠排泄利尿以及扩张血管等。
对于患者而言,除了药物治疗外,生活方式的调整同样重要。患者需要限制钠的摄入,每天的盐摄入量不应超过5g。液体摄入也需要严格控制。在日常饮食中,建议少吃多餐,并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水果如香蕉、苹果、柠檬等,以及蔬菜如西红柿、土豆等都富含钾离子,适合患者食用。对于心力衰竭的患者来说,休息是必要的,但长期卧床并不推荐,因为这可能导致血栓形成。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太极拳和慢走是更好的选择。通过这些生活方式的调整与药物的协同作用,晚期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有效缓解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