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常常忧心孩子是否患有小儿腺样体肥大,想带孩子去医院做检查却又不知所措。别担心,下面为您详细解读小儿腺样体肥大的诊断方法。
小儿腺样体,位于鼻咽顶部,是一种淋巴组织。它和扁桃体一样,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自出生起,腺样体就开始发育,在6-7岁时达到顶峰,之后逐渐萎缩,一般到10岁后逐渐消失或仅有少量残留。
那么,如何诊断小儿腺样体肥大呢?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诊断方法:
1. 观察孩子是否有张口呼吸的现象,有时还能看到腺样体面容。
2. 硬腭高窄,常伴随腭扁桃体肥大。
3. 通过前鼻镜检查,完全收缩鼻粘膜后,可能看到红色块状隆起在鼻咽部位。
4. 纤维鼻咽镜检查则能看到鼻咽顶部和后壁表面有分叶关状淋巴组织,像半个剥皮的小橘子。
5. 鼻咽侧位片测量可以了解鼻咽气道阻塞的程度。
6. 通过触诊,用手指作鼻咽触诊,可以触及鼻咽顶部和后壁的软块。
7. X线鼻咽侧拍也是一个有效的诊断手段。
8. CT检查会显示:CT轴位变窄,后壁软组织增厚,密度均匀,进入气腔,咽窝和咽鼓管咽口可能隐约可见或不清楚,不同程度堵塞后鼻孔等特征。根据CT轴位图像测量,腺样体指数≥0.70。
面对复杂的检查,孩子们可能会感到害怕,这时需要家长们安抚孩子的情绪,尽量让他们配合医生检查,以获得最准确的检查结果。
了解以上诊断方法后,家长们可以更加明确地知道如何为孩子进行检查,不再因为不了解而焦虑。也提醒广大家长们,关注孩子的身体变化,及时就医,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